陳時中揭秋冬專案三大方向:加強佩戴口罩要求「部份場所強制」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國際新冠疫情嚴峻,特別是歐美染疫人數持續飆升,國內邊境壓力仍大,就怕秋冬疫情會再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秋冬專案加強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說明,專案會走三方向,分別是邊境管制、防疫新生活、相關檢驗檢測;他也透露,將會加強民眾佩戴口罩要求,現行建議佩戴口罩的八大場所,會選擇部份強制佩戴口罩。

陳時中今(7)日出席台北國際乳癌研討會活動致詞會前受訪時談及秋冬方案,他說,基本上會分三方向,包含邊境管制、防疫新生活、相關檢驗檢測。這些方案有一些需要地方政府配合,會去討論看執行面如何有效可行。

目前指揮中心針對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潮擁擠、密閉的八大場所,要求佩戴口罩,目前仍以宣導為主,部份縣市則對部份項目設有罰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時中說,秋冬專案防疫新生活的部份,將會加強對於口罩要求,以先前的八大場所來說,也會有部份場所會強制要求,屆時再和地方政府來談。

▲▼台灣是圖表中唯一GDP為「-1」、死亡率幾乎為0的國家。(圖/翻攝自Macroeconomic Outcomes and COVID-19:A Progress Report)

▲台灣是圖表中唯一GDP為「-1」、死亡率幾乎為0的國家。(圖/翻攝自Macroeconomic Outcomes and COVID-19:A Progress Report)

▲▼賓州大學、史丹佛大學教授的研究,綜觀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數據、染疫死亡的人數,台灣是世界上的「離群值」,也是唯一在疫情中保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圖/翻攝自蘇貞昌臉書)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臉書發文分享該研究,說明台灣是唯一在疫情中保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圖/翻攝自蘇貞昌臉書)

新冠疫情重創國際經濟,史丹佛大學與賓州大學2位經濟學教授9月聯合發表一份以《總體經濟結果與COVID-19:進度報告》為題的報告中台灣是唯一經濟衰退率為負值的國家,在一張呈現30餘國GDP損失與確診死亡率的象限圖來觀察國家分布堪稱「角落生物」。

陳時中回應,台灣在疫情之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達到3%,是全民努力,政府各部門通力合作。至於對角落生物的評價,他笑說,「不能說這樣形容啦,但確實我們相關政策在整個疫情討論裡面會變成國際學習對象」。

近期國內持續確診境外移入病例,媒體問及陳時中邊境壓力,他說,歐洲情況比上一次三月中看起來還更嚴重,增加更迅速,即便致死率稍低,但高的發生情況,必然要相當謹慎。所幸我方前半年進行不斷演練,邊境、居家檢疫管理等都已經上軌道,「對這次邊境防堵我們更有信心」。

至於國人何時有望出國旅遊,陳時中說,疫情上升仍快,還要密切觀察,近期還不敢樂觀看待此事,但明年底恢復的可能性大增。

▲▼衛福部長陳時中出席台北國際乳癌研討會活動致詞。(圖/記者洪巧藍攝)

▲衛福部長陳時中出席台北國際乳癌研討會活動致詞。(圖/記者洪巧藍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