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菜價暴跌「白菜每斤僅1.4元」 農民無奈翻地還田

▲▼ 大白菜。(圖/極目新聞)

▲大陸大白菜價格暴跌。(圖/極目新聞)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大陸菜價大跌,譬如大白菜11月批發價最低每斤0.4元(人民幣,下同,每台斤約1.4元新台幣),究其原因,主要與產量增加有關。大陸官媒《農民日報》指出,雖是正常市場現象,但須避免「菜賤傷農」現象。

據報導,大陸北方地區白菜、蘿蔔、土豆等應季蔬菜大量上市,豐收的喜悅尚在,田間菜農卻先感受到了陣陣「寒意」。北京新發地市場價格監測顯示,整個11月大白菜批發價每斤(600克)最低2毛錢、最高也才4毛5,芹菜價格也降到近年來的最低點。在產地,大白菜、蘿蔔等蔬菜「身價」更低,也就幾分錢一斤。

為何大降價?報導指出,主要原因是產量增加,2022年冬季蔬菜價格相對較好,菜農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整體種植面積增加,再加上今年秋冬氣溫偏高,利於北方蔬菜生長,且入冬後氣溫沒有明顯下降,使上市週期延長,與陸續上市的南方菜「迎頭相撞」,以致短期內蔬菜市場供給量大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夏季華北地區遭受洪澇災害,不少農民為降低損失,臨時補種易種植、好管理的白菜、蘿蔔等,也使得大陸華北一帶蔬菜種植面積增加,導致供過於求。

對此,報導呼籲「不妨給市場一點耐心」,隨著氣溫持續下降,北方露地蔬菜逐步退市,市場供給轉向南方蔬菜和北方設施蔬菜,隨著種植、運輸的成本增加,菜價將逐步回升。

此外,即將到來的元旦和春節也會進一步抬高蔬菜消費需求,帶動菜價上漲,推動菜價恢復正常。

此番菜價大跌對農民造成不小影響,譬如在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地,一些蔬菜低價賤賣甚至滯留在菜地中無人採收,農民迫不得已只能將蔬菜直接翻地還田。

報導指出,菜價價格大幅下跌對於農民的影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無論是捕捉這些市場信號用於指導生產,還是防範應對自然風險,抑或是提高地頭議價能力,單靠農民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需要政府、新型經營主體等各方攜手努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