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被驗出三級毒品?醫檢師解析「數值」與「陰性」真正意義

▲幼兒,幼稚園,幼兒園,孩童,兒童。示意圖。(圖/CFP)

▲幼兒園餵藥案擴大,除巴比妥外還有苯二氮平疑慮。(示意圖/視覺中國)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板橋幼兒園是否有餵食「巴比妥鹽」爭議未解,今天再傳出汐止一名幼兒尿液檢驗驗出三級管制藥品「苯二氮平(BZD)」29ng/mL,雖然結果判定為陰性(低於200ng/ml),家長仍相當緊張。醫檢師表示,目前初步篩檢使用的免疫法,驗出數值可能是相似結構物質而非毒物,僅能參考,要進一步用「質譜儀檢驗」才能確認;所謂「零檢出」必須在質譜儀檢驗的前提下才成立。毒物科醫師也認為,免疫法偽陽性、偽陰性相當嚴重,不能直接證明是否有使用藥物。

▲▼新北餵藥幼兒園尿液檢驗,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6/13說明報告結果。(圖/記者嚴云岑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北餵藥幼兒園尿液檢驗,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6/13說明報告結果。(圖/記者嚴云岑攝)

板橋幼兒園餵藥案引發恐慌,衛福部責成部立台北醫院成立專案協助幼兒檢驗與衍生醫療,有一名在汐止的家長帶孩子前往檢驗,發文指自己孩子被檢驗出微量安眠藥成份。台北醫院證實,這是1名6月9日就醫的幼童,雖然並無任何不適,但6月12日進行的尿液檢出BZD結果為20ng/mL,6月13日複檢結果為29ng/mL,兩次檢測結果皆小於閾值200ng/ml,結果判定為陰性。

而更早先有媒體報導指,板橋該幼兒園有家長出示孩子尿檢報告「巴比妥數值達64」,毒理專家招名威進一步解釋,巴比妥檢驗64後面那個(-)並非陰性,而是代表這個化合物應該是要「零檢出」的意思。

醫檢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高智雄受訪表示,目前看到初步使用的尿液檢驗方法為「酵素免疫分析法」,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快、便宜且容易取得,一般檢驗毒物也都會用這樣的方法來做初步篩檢,但是其缺點就是檢驗會有數值,「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漏掉一個」,報告解讀上須要注意。

高智雄解釋,免疫法只要偵測到「類似的化學結構」就產生變化,被測出的數值,很可能是其他相似物質干擾,特別是低數值,以往經驗都是干擾物質,不是物質本身,才定有判定陰性、陽性的閾值;也因此該數值僅能參考用,要驗明正身,還是得靠質譜儀檢驗。

▲▼毒物專家PO巴比妥檢驗單:「(-)」不是陰性!真實意義曝光。(圖/截自招名威粉專)

▲招名威分析尿液檢驗單中巴比妥藥物濃度後的「(-)」意義。(圖/截自《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 》粉專)

高智雄強調,目前看到巴比妥64或者苯二氮平的29,都還不能斷定就是驗出該物質,有可能是相似結構物,而這宗案件可能屬特殊司法案件,還想進一步知道真正答案,可以拿這個檢體去質譜儀做定性、定量分析,確認是否有殘留。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吳明玲受訪表示,酵素免疫分析法檢出數值無法直接證明有沒有使用藥物,因為這個方法在醫院主要是提供醫師第一線判斷患者有無過度曝露、中毒的參考依據,因為偽陽跟偽陰的情形都很嚴重,還是得靠質譜儀去確認。

至於毒理專家指(-)並非陰性而是零檢出的說法,高智雄說,報告裡數字旁及參考區間的「(-)」,其實就是陰性,或許應該寫為「陰性」或「Negative」,才不容易誤會;其實過往報告也不會附上數字,避免外界有疑慮、誤判。

高智雄說,他認同相關物質在人體內應該零檢出,但要看用哪一種檢驗方法,如果直接拿尿液檢體做質譜儀分析,確實應該零檢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