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遇刺亡震驚全球!「最挺台日首相」之死 扯出統一教黑幕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王佩翊/編譯

回顧2022年國際大事,其中一件令全球關注的事件就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遇刺身亡。當時嫌犯持自製手槍開槍,當場擊倒安唄。槍手隨後被維安人員制伏。而身受重傷的安倍則是當場心臟驟停,經搶救仍不幸身亡,震驚全球。安倍的死也讓統一教會的爭議再次浮上檯面,自民黨內部開始紛紛徹查議員與教會的關係,並對統一教進行調查,更有大臣因此請辭下台。

安倍的同期兼首相岸田文雄則是宣布要替安倍舉行國葬,然而卻因為需要花費大量公帑而引發爭議,內閣支持率更是屢創新低。《ETtoday新聞雲》則為您整理了事件的發展與後續引發的一連串爭議。

安倍晉三被刺殺!網瘋傳「女神級保鑣」失職 真相大逆轉(圖/路透社)

▲安倍晉三中彈倒地。(圖/路透社)

▲▼山上徹也槍殺安倍後遭壓制。(圖/路透)

▲山上徹也槍殺安倍後遭壓制。(圖/路透)

助選遭槍擊

安倍晉三7月8日為了替參議院大選助選,前往奈良市「大和西大寺」車站前發表演說,怎知卻突然遭到41歲嫌犯山上徹也持自製手槍攻擊,當時現場一共傳出2聲槍響,而安倍晉三頸部中彈,當場倒地不起、失去意識,隨即被送往橿原市奈良醫科大學醫院搶救,過程中更出動直升機救援。

安倍的妻子安倍昭惠聽聞消息後,當天中午連忙搭乘新幹線前往奈良,並在下午4時半左右搭乘電車抵達奈良縣橿原市的大和八木車站,而她本人則是身穿一襲黑色洋裝,在多名警官的護送下,一言不發地搭上預備好的車輛,啟程前往醫院。

▲▼安倍晉三遇刺時,外傳女保鏢就在身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安倍晉三遇刺後,隨即被救護車與直升機送往醫院搶救。(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上午遭槍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搶救無效身亡

經過數小時搶救,安倍晉三仍於當天下午5時3分在妻子安倍昭惠的陪伴下離世。主治醫師福島英賢表示,安倍到院後隨即進行手術,以找出出血部位,並進行止血,在手術過程中,並未在安倍身上發現子彈,而死因則是左側動脈嚴重受損,失血過多死亡。

福島英賢指出,安倍的頸部有2處傷痕,且心臟有一個巨大的孔洞,疑似是子彈造成的傷口。而他在被送院前就一直是呈現心肺停止的狀態,並未恢復意識。

醫療團隊隨即替安倍進行手術,並在安倍的頸部發現2個傷口,距離約為5公分,傷口深度可達心臟,導致心臟與大血管出現損傷引發心肺停止,進行復甦搶救措施,但遺憾仍在下午5時3分不治。安倍的心臟也有一個疑似是子彈所造成的巨大傷口,不過醫療團隊並未在他的體內發現子彈或彈殼。

▲▼奈良縣警方當場制伏山上徹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山上徹也行兇後被逮捕。(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嫌犯身分曝光

嫌犯山上徹也為前任海上自衛隊隊員,該名男子案發後隨即被逮捕。山上徹也曾於2002至2005年在海上自衛隊擔任3年期的自衛官,2002年8月至長崎縣佐世保教育隊服役,同年12月擔任護衛艦松雪號(まつゆき)的船員,被部署至砲雷科,負責管理艦上搭載的武器,2004年4月起被分發至廣島縣江田市第一術科學校練習船,2005年8月期滿退伍。

身為3年任期的自衛官,山上徹也曾接受槍枝構造或使用方法等相關教育與訓練,每年約實施1次步槍實彈射擊訓練,在這過程中甚至得學習如何拆解或組裝步槍。

警方調查後發現41歲的山上徹也並無特定職業,其1999年從奈良縣一所升學率高的縣立高中畢業,求學時期曾加入應援團,甚至還有著「團長」的綽號。

曾就讀同一所高中的一名41歲男性同儕透露,山上徹也性格敦厚老實,且沒有什麼特別偏激的思想,認為他不應該是犯下如此大錯的人。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上午遭槍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安倍晉三遇刺時,身邊一共有22名維安人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維安漏洞

安倍遇刺身亡後,外界也不斷質疑安倍作為前首相的維安是否出現漏洞,7名特警竟然都沒能擋下兇手。事實上,事件發生後,自民黨奈良縣分部指出,當時部署了警視廳與奈良縣當地警察共7人作為特警,另外還有15名奈良縣黨分部的工作人員,共有20多人進行維安,然而卻依舊沒有擋下嫌犯,因此遭到各方撻伐。

前警視廳刑警吉川祐二也直言,從結果而言,安倍這次的維安的確出現極大漏洞。他指出,在進行街頭演說維安時,特警應該要以被保護對象為中心,排成圓形包圍被保護者,且每個特警都應該背對當事人,時常對周遭保持警戒。然而從這次現場流出的影片卻可以看到,特警根本沒有好好地背對安倍晉三,而是面朝安倍的背部,並沒有觀察後方情況。

雖然安倍晉三的身後也有特警人員,但是卻沒擋下槍擊犯。吉川說,「安倍晉三身後一共有2名特警,其中一人先發現嫌犯,隨即告知另一人,但其實這時候應該要直接上前擋住可疑人士。在槍擊發生前,特警在近距離維安就已經徹底失敗。」

日本保安協會會長阿久津良樹表示,「從影片上來看,在第一槍後,特警根本沒有及時反應,才會導致安倍中了第二槍。嫌犯進入保護範圍,卻沒有任何人發現,這些特警從本質上而言,可以說是沒有能力。」

犯案動機

山上遭制伏逮捕後,對於行刺動機態度反覆,最一開始說他的目標就是安倍,但後來又改口稱不是出於政治原因暗殺,最後才坦承,是因為憎恨的宗教團體統一教會(現改名為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和安倍的外公岸信介關係密切,才會對安倍起了殺心。

山上徹也母親家境優渥,曾持有多塊土地,繼承娘家建築公司並擔任社長,但自1998年篤信統一教,從此開始變賣祖產,甚至連同住的房子也賣掉,總捐款金額超過1億日幣(約新台幣2176萬元),導致全家人在山上20年前就讀大學時破產。他因此對該教會生恨,企圖報復。他聲稱,安倍晉三的外公、前首相岸信介曾在統一教會引入日本時提供協助。不過這項說法已經被統一教會(現改名為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的日本分會反駁。

山上還曾向警方供述,長期在家自製手槍與爆裂物,就是為了等到統一教會的領袖訪日時對其發動攻擊,然而卻遲遲等不到適當的時機。根據警方最新調查,山上再度透露,其實早在2019年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總會長老訪日時,他就曾經擬定攻擊計畫。

當時他事先準備汽油彈,準備進入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在愛知縣舉辦的活動,然而因為會場僅開放信徒進入,因此未能順利完成他的攻擊計畫。

山上聲稱,自己在2021年曾經看到安倍錄製給統一教會的影片,認為兩者有勾結,因此埋下殺機。然而事實上,安倍不但不是統一教徒,更從未擔任過顧問。

▲▼山上徹也。(圖/路透)

▲山上徹也目前正在接受精神鑑定。(圖/路透)

嫌犯接受精神鑑定

41歲嫌犯山上徹也為行刺安倍,曾事先調查安倍行程,屬預謀犯案,警方7月12日依謀殺罪嫌將其移送奈良地方檢察廳。由於山上一旦被起訴,他本人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一點,可能在審判中成為爭議點,奈良地檢為調查山上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決定聲請鑑定留置,並於同月25日起對其進行精神鑑定,時間長達4個月,預計持續到11月29日。鑑定內容包含山上犯案當時的精神狀態、成長背景等。而在山上的精神鑑定結果出爐前,所有的偵查訊問都將暫停。

不過奈良地檢11月再度宣布,山上徹也的精神鑑定將延長2個月,直到2023年2月6日才會結束,並已獲得法院同意,但奈良地檢並未對外公開延長的原因。

奈良地檢12月19日再度宣布,山上徹也的精神鑑定將於2023年1月23日結束。

統一教會

統一教會現已改名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該教會長期因強迫信徒購買高額商品、要求大量捐款,並強制跨國配婚,引發爭議。如今則因山上徹也再度引發討論。

日本全國靈感商法對策律師聯絡會指出,光是到2021年為止的35年內,律師與消費生活中心所接到與統一教會有關的委託諮詢就超過3萬件,被害金額高達1237億日幣(約新台幣269億元)。另外,光是在2017年至2021年的5年內,統一教會就至少吸金超過54億日幣(約新台幣11億元)。

首相岸田文雄10月下令根據宗教法人法對統一教會的業務與營運進行徹查,而調查結果將會決定是否發布請求解散命令。日本政府行使宗教法人法中的「質問權」,要求統一教會提供業務與營運的報告,並對該宗教組織進行調查。宗教法人法中的「質問權」,要求統一教會提供業務與營運的報告,並對該宗教組織進行調查。

根據宗教法人法,如果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符合解散條件的違法事項,有權對其祭出解散命令。

▲▼安倍國葬會場內部曝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我國由蘇嘉全、王金平及謝長廷代表出席安倍晉三國葬儀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路透)

▲▼安倍國葬,台灣代表團,王金平、蘇嘉全、謝長廷。(圖/路透)

國葬爭議

安倍逝世後,岸田文雄宣布將在9月27日為其舉辦國葬儀式,不過隨後卻也引發一連串爭議,岸田內閣的支持率更是連續數個月創下新低。日本政府最初聲稱,將編列2.5億日幣(約新台幣5535萬元)預算作為國葬費用,相關費用僅包含武道館的場地租借、會場布置以及防疫措施等,並不包含警方的維安費用。

隨後包含維安、接待費用的總預算出爐,預計耗資16億5000萬日幣(約新台幣3億6093萬元)。也就是說除了2.5億日幣(約新台幣5535萬元)的場地租借費用外,維安費用、接待外國使者的禮賓費等,一共還需要超過14億日幣(約新台幣3億624萬元),因此被批是在浪費公帑。

日本政府原定邀請6400人參加,不過最終確定到場的僅4300人,包含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印度首相莫迪、德國前總理梅克爾等海外政要,台灣則是由總統蔡英文指派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及駐日本代表謝長廷組成代表團參加。

▲連日有民眾上街反對安倍國葬。(圖/路透)

▲民眾上街反對安倍國葬。(圖/路透)

►20分鐘聽懂《Wow世界熱鬧什麼?》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