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嘆選舉黑暗:為選情抹殺防疫成績 歷史會說明一切

▲▼陳時中出席音樂人挺阿中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台北市選舉委員會12日舉辦北市第8屆市長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幾乎全程未看稿,他也透露,選舉比自己想像中黑暗,儘管防疫成績在世界名列前茅,兩位對手還是不斷攻擊,幾乎是要往死裡打,真的沒有必要,選舉還是要有人性,選舉過去,歷史會說明這一切。

陳時中表示,防疫期間非常辛苦,900多天、500多場記者會都是考驗,直到看見疫情終點曙光時,回頭看到自己的家鄉,這幾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台北是首都,每年預算超過1700百億、有8萬個優秀公務人員,其實很有潛力向上提升,但這幾年有些停頓。

陳時中坦言,參與選舉時自己心中是矛盾的,因為他是防疫指揮官,對當時防疫是否完成陷入長考,但仔細衡量自己的團隊,不管是薛瑞元、王必勝、羅一鈞、莊人祥、周志浩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專業指揮官,團隊也非常完整。

陳時中指出,疫情看起來也要收斂了,致死率已經往下走、藥物很齊備、給藥流程也很流暢、居家醫療體系做得很好,兩相衡量之後,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很好、替人民做更多事情。

對於投入選戰,陳時中表示,參選後才發覺選舉比他想的殘酷、黑暗,防疫成績就被對手假定要打壞、打爛,每次聽到對防疫成績的批評時,自己非常心痛,他沒辦法把每一個人都照顧好,但絕對盡心盡力,且防疫成績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不應被這樣責罵。

陳時中指出,尤其是醫護、防疫團隊,面對病毒的恐懼好不容易走過來,這是一個光榮印記,不容被抹滅。對於兩位對手不斷攻擊,幾乎是要往死裡打,真的沒有必要,選舉還是要有人性,選舉過去,歷史會說明這一切。

陳時中表示,蔣萬安競選過程中,提出幾個相關政見,雖然不多,但有幾個希望跟他討教,對於社會住宅政策,蔣萬安提出矽谷經驗,就自己所知,矽谷當然有一些社會住宅,但價格是由民間基金一起出、費用非常高,台灣是否能引用矽谷經驗來做?相信創意、多元這些是很好的方向,但社會住宅大可不必。

對於長照政策,陳時中指出,蔣萬安提出長照三箭,蔣7年都在衛環委員會對相關政策跟法規應該很清楚,他提出讓聯醫半年內成立5百床住宿行機構但長服法規定,每個機構裡都只能設2百床,聯醫只有一張執照,未修法前只能坐兩百床,且長照機構都要有單獨出入口,恐怕硬體改造也是一大工程,半年內很難完成。

對於蔣萬安提出要用護病比來領補助,陳時中解釋,長照機構並沒有護病比,護病比指的是醫院裡護士跟病人的比例,他這部分不夠認真,蔣萬安也提出深蹲換票、淨零排碳等政策,陳回應,國外確實有深蹲換票的推動,但這都放在運動項目而非節能省碳,兩者無關聯。

對於蔣萬安也提出以租代購的綠電政策,引起不小議論,陳時中緩頰,蔣萬安那天講不清楚被人家笑,幫他澄清一下,確實是有這個政策,是要透過循環經濟,讓節能省碳的成果也能分享給弱勢,但是預約公車的政策,自己到現在還不能了解,不曉得他的機轉是怎麼樣。

對於黃珊珊政策部份,陳時中指出,市政府所有做的事情、好的就會延續,若需要加大加碼加快,自己也願意,選舉是選賢與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代代循環,好的政策會繼續來做。

陳時中直言,黃珊珊一直說自己是即戰力,若她是即戰力,怎麼會3年前跟一個智商157的市長進入市府後,都看不到這些即戰力,不管是都更、社宅都未能達標,黃珊珊說8年完成5萬戶社會住宅,她為什麼3年前不做?為什麼柯市長喊停時他沒意見?

陳時中提及,黃珊珊前兩天騎著腳踏車繞行台北,介紹一些建設景點,這非常不錯、很有亮點,但也要提醒,這些都是前局長林洲民、前副市長林欽榮規劃完成,當然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若有即戰力 為何很多事情不好好做?

陳時中表示,參選以來自己提出很多政見,訴求政策直球對決,才能給市民帶來好願景,陳也提出3個方向,包含世界的台北、怡居的台北、幸福的台北。

陳時中表示,世界的台北部分,要成立國際事務局,推動城市外交、發展會展經濟,讓經濟徹底活絡,宜居的台北則是,海砂屋、危老建築等則要四年完成兩成核定、八年完成五成核定,都更中心人力增加一倍、完善都更審議SOP。此外,交通方面則要拚八年讓東環線通車、增加1000台電動自行車,以及北北基桃1200元月票,可擴大機捷、台鐵、國道客運等。

陳時中表示,幸福台北則要高齡要挺樂齡,他允諾發放1500元敬老金,這是對老人家的尊重;老舊住宅沒有電梯的地方,則要加強都更。此外,還包括坐月子補助3萬6000元;托育增加1000個公共化名額;每年青少年有1500元藝遊券等等。

辯論最後一分鐘,陳時中也表示,2014年大家投給柯文哲,若是很失望、如果厭倦政治鬥爭、如果厭倦市長無心市政、如果覺得市長只是把市民當成往上的工具、如果覺得大巨蛋停工時會自然生長很奇怪、如果厭倦有人總是說一套做一套、如果對於施政滿意度永遠最後一名不服氣,給他4年時間,一定讓台北脫胎換骨,響徹台北的交響樂不是嬰兒啼哭聲,而是孩子的笑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