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曲兆祥:內閣制核心是行政對國會負責 涉修憲「非常複雜」

▲▼柯文哲台北廟口開講。(圖/記者周宸亘攝)

▲柯文哲拋出內閣制主張。(資料照/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9日)表示,若當選將全力推行「內閣制」組成「聯合政府」,讓中華民國產生第一位總理。台師大政研所退休教授曲兆祥說,內閣制的核心精神,是以內閣作為國家行政中心,行政部門也必須完全對國會負責,但不一定要由國會議員兼任閣員,此議題牽涉修憲工程非常複雜,柯提出先召開國是會議,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柯文哲今天上午舉行「終結有權無責獨裁總統制—把國家還給你」記者會,提出全力推動「內閣制」入憲,召開國是會議啟動修憲工程,選舉年齡下修至18歲,立委選舉由「並立制」改為「聯立制」,不分區立委席次分配門檻從5%降至3%等主張。

與會的曲兆祥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典型的內閣制是像英國的「Westminster system(西敏寺制度)」,由國會議員兼任部會首長,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內閣制國家都是如此,有些國家允許非國會議員者入閣,也有國家直接禁止立法委員擔任部會首長,例如我國修憲前的《憲法》就是這樣(指我國現採「雙首長制」,源於1994年第三次修憲,當時也將總統改為直接民選)。

曲兆祥指出,內閣制的核心精神,是以內閣作為國家行政中心,除了行政立法合一外,行政部門也必須完全對國會負責;至於我國到底能否走向內閣制?今天柯文哲將內閣制做競選的政治理念提出來,沒有問題,倘若柯文哲當選總統,他將必須召開協商,取得立法院的共識,尤其是對於擁有比較多國會席次的政黨,例如國民黨過去長期主張「雙首長制」,民進黨曾經談過內閣制,後來不碰這個問題,民眾黨則比較單純,柯說是內閣制就是內閣制。

曲兆祥觀察,民進黨後來不碰內閣制這個問題的原因,恐怕是因現行雙首長制對行政部門來說最有利,這也使非法政科系出身的柯文哲,感受到「政府擴權而不用負責」的感覺。

不過,曲兆祥坦言,推動內閣制牽涉到《憲法》的層次,修憲非常複雜,即便國會各政黨取得共識,同意走向內閣制,實際如何運作也需要政黨協調,而取得立法院共識後,還需要社會共識(指修憲公民複決),因此,柯文哲提出了比較務實的做法,主張先召開國是會議、盍各言爾志後,再進行政黨之間的談判。

曲兆祥補充,今天柯文哲提出各項主張,除了涉及到修憲的內閣制、廢考監、並立制改為聯立制等,有許多內容只牽涉修法不需修憲,例如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要求國營事業董監事人選須經過立法院同意等,只需要各黨團協商就可以做,「基本概念我是同意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