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飆744!專家揭「Omicron恐怖3特性」確診翻倍 5QA看懂魔王株

▲▼北市府8/6啟動第一階段應變機制,搭乘台北捷運務必全程配戴口罩,勸導不聽者,最高罰新台幣1萬5000元,並拒絕運送。(圖/實習記者方敬攝)

▲Omicron襲台,本土病例今首突破700例。(圖/資料照)

記者楊晏琳/整理報導

Omicron襲台已逾4個月,其恐怖傳染力,使近期本土確診數一路狂飆,短短幾天就從300攀升至700多例,超越去年三級警戒時的個案數,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更坦言,未來確診數字可能破萬。為讓大家更加了解此魔王株,《ETtoday新聞雲》也整理5大QA,供民眾參考。

Q1:Omicron的特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1:台大公衛學者指出,Omicron有「病毒來得快去得快」、「確診後10天不具傳染力」、「輕症半數喉嚨痛」等特性。陳時中說明,與過去病毒相比,Omicron除了輕症化外,傳播速度也增快許多。過去病毒的潛伏期平均為7天、最多14天,但Omicron潛伏期縮短至3天,甚至1天半就開始有傳播力、大幅加速傳播鏈。

針對Omicron疫情,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曾表示,有報告估算R0值等於10,也就是1人可傳給10人。

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更指出,英國調查發現,53%的Omicron染疫者喉嚨痛,比Delta僅34%喉嚨痛高了近兩倍;羅一鈞則說,過去變異株症狀多是嗅味覺異常,但Omicron就較少出現此症狀,約佔1%左右。

▲▼日本進入緊急狀態後,乘客戴著口罩通勤。(圖/路透)

▲Omicron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圖/路透)

Q2:感染Omicron的症狀有哪些?

A2:指揮中心2月曾公布本土確診Omicron症狀,發現喉嚨症狀佔52%、咳嗽症狀佔51%、流鼻水/鼻塞27%、發燒27%、頭痛10%、肌肉痠痛5%、嘔吐2%、發冷1.3%、嗅味覺異常1.0%、腹瀉1.0%。

Q3:Omicron目前已知的亞變種有哪些?

A3: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全球疫情中的主導株是BA.1及BA.2,後者在亞洲更為普遍。此外還有BA.3、BA.4和BA.5的確診個案,另外還有XE和XL變異株個案。

羅一鈞說明,目前BA.4和BA.5在歐洲比較多,但兩個病毒都還是屬於Omicron,預期特性不會差太多。

XE部分,台灣3月中旬便有一名捷克入境本國籍女性,採檢確診XE,有BA.1和BA.2的突變特徵,但個案沒有進入社區,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分流收治;而韓國XL也是BA.1和BA.2的突變特徵,但目前國內只有XE。

Q4:打疫苗能有效對抗Omicron嗎?

A4:陳時中指出,接種疫苗的意義是在降低重症及死亡率。根據指揮中心最新資料顯示,國內第一劑疫苗涵蓋率83.9%、第二劑79.04%、基礎加強劑0.83%、追加劑53.19%;自今年1/1至4/12止,本土病例共計4932例,其中有99.64%的確診者皆為輕症。

▲▼指揮中心4/13公佈中重症最新統計。(圖/指揮中心提供)

公衛專家陳秀熙也指出,施打疫苗確實能降低重症及死亡比例。以國外資料推估,未施打疫苗者,發生重症及死亡的風險約12.3%;完整施打兩劑疫苗的重症風險為3.1%;打完第三劑疫苗之後,重症風險便降至0.6%。

不僅如此,疫苗也能緩解症狀持續的時間。倫敦國王學院研究顯示,接種3劑新冠疫苗者感染Omicron變異株後,症狀持續時間平均為4.4天;接種2劑疫苗者平均症狀期則為8.3天。外媒報導指出,普通感冒症狀大約會持續7到10天,意即已施打追加劑疫苗的Omicron患者症狀持續時間僅為感冒的一半。

Q5:高峰期落在什麼時候?

A5:陳時中「COVID-19每十萬人口發生率比較表」推測,台灣高峰可能落在1個月至2個月之間。

▲▼每十萬人口發生率。(圖/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說明,台灣目前的發生率是每10萬人有1.1人確診,曲線幾乎持平。韓國從1月9日開始爆發,在3月30日左右到達高點;紐西蘭則從2月中走到3月中;香港速度較快,2月初期開始,3月初到達高點。

陳時中解釋,是根據國外經驗才推算1至2個月。不過他也強調,其實很難有精確的答案,只能提供參考,未來1、2個月是需多加注意的時間。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