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泛民主派大勝「投票率71%創紀錄」 港人對北京的尖銳指責

▲▼香港區議員選舉。(圖/路透)

▲香港區議員選舉,泛民主派候選人取得重大勝利。(圖/路透)

記者丁維瑀/編譯

香港經歷6個月示威運動,24日舉行區議會選舉,結果泛民主派的候選人贏得驚人的勝利,《紐約時報》形容,打破紀錄的投票人數生動表達出香港的志向,還有選民對於中國政府的憤怒,「這是對北京以及其在香港的盟友,所做出的尖銳指責。」對於許多倡導民主的人士而言,24日的選舉是個轉捩點。

《紐時》報導,過去6個月示威活動中,年輕的香港人是主力,此次他們也在選舉發揮主導作用;至少300萬位選民投票的情況下,泛民主的政黨在452個席位中至少贏得389席,大幅超過2003年時創下的最高紀錄198席;而親北京的建制派此次暫時只取得56席。

報導指出,這代表每10位選民中就有7人認為,儘管示威活動變得暴力,大眾仍持續支持民主運動。香港公民黨主席梁家傑(Alan Leong)表示,香港人民深深覺醒;他呼籲中共改變對香港的政策,「除非中共採取具體行動,解決香港民眾的擔憂,否則我認為這場運動不會結束。」

事實上,區議會選舉幾乎所有席位都是直接選出的,不像香港特首是由有利於北京的委員會所選出,所關注的焦點往往跟社區議題有關,候選人未來的工作,主要是回應社區的需求,包括處理公車站、交通號誌等。此次選舉意義重大,又被視為對示威活動的「公投」。

▲▼ 香港第六屆區議會選舉今(24日)登場。(圖/路透)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將面臨更艱難的局面。(圖/路透)

選舉結果除了能讓民主運動變得更大膽,也讓想息事寧人的中國政府面臨艱難挑戰。BBC報導,區議員能夠競選,有望成為香港特首選舉委員會的成員,所以這次結果將能影響2022年行政長官大選。

親北京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Regina Ip)表示,很驚訝看到這麼多年輕選民,其中許多人試圖用示威者的訴求來質問她,「年輕人通常不會出來投票,但這次,反對派試圖讓他們現身。」

即將年滿90歲的李男(David Lee)是退休印刷業者,他說自己出來投票,是因為想要民主,「這很重要。」此前,一些分析人士則預測,泛民主派候選人很難取得重大成果;香港城市大學退休教授鄭宇碩(Joseph Cheng)觀察到,親北京的候選人資金充裕很多,而且地區選舉歷來都是討論當地的問題,不會探討如民主等的議題。

▲▼香港理工大學周邊,一名示威者拿著汽油彈。(圖/路透)

▲香港示威運動持續6個月。(圖/路透)

儘管如此,投票率飆升到71%還是超過外界預期;回到4年前,2014年的雨傘運動激起大眾對於政治的興趣,當時投票率來到47%。今年,出來投票的選民數量創下新高。

選舉結果可能讓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處境更加複雜。批評人士抨擊,她並未與示威者有所接觸,也沒有傾聽人民的疑慮,雖然港府撤回《逃犯條例》,但已經太遲。

即便許多親北京的政黨獲得企業的大筆捐款,24日的選舉情況卻可見,這些行為的效果其實有限。示威群眾如今要求港府讓步,包括落實真普選以及獨立調查警察行為。

香港特區政府二號首長、政務司司長張建宗(Matthew Cheung)24日表示,無論結果如何,香港領導階層都會密切關注,此次選舉是一個重要的「政治溫度計」,「我們絕對會嚴肅看待。」

►香港泛民派大勝是一記響鐘! 分析:北京政府將決定林鄭去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