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行醫32年自認台灣人!柯彼得終於等到身分證:要老死在台東

▲▼行醫32年自認台灣人!柯彼得終於等到身分證:要老死在台東。(圖/翻攝自臉書/台東縣長黃健庭)

▲32年前誤打誤撞來台灣支援,讓柯彼得就此愛上台灣。(圖/翻攝自臉書/台東縣長黃健庭,下同)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台東基督教醫院急診科主任柯彼得,在當地行醫32年,奉獻大半青春,終於在7日領到身分證,「被承認」是位台灣人。他掩飾不住激動,高興地說「台灣就是我的家」,內心早自認是台灣人,從沒想過待在其他國家,「將來老死都要在台東」。

民國74年,台東聖母醫院缺急診室醫生,當時28歲的柯彼得誤打誤撞到台灣來支援,結果一待就是32年。原來,當年柯彼得遠赴尼泊爾、非洲行醫,還曾到英國執業過,原本想直接回澳洲老家,後來無意間看到台東在報紙小廣告急徵2個月的短期醫生,心想2個月不長,且回老家途中也會經過台灣,豈料誤打誤撞愛上台東,甚至落地深根。

當時支援2個月後,柯彼得下定決心留在聖母醫院,在職服務的17年間,他騎腳踏車跑遍台東各個角落,由於當時偏遠山區道路崎嶇,還有許多地方連機車都難以抵達,但他為了替病人看診,不僅曾騎3小時的路程,還在山區摔傷腳,因此被譽為「白袍鐵騎」。他笑說,自己運氣很好,一來台灣就馬上到台東,因為台東有山有水「什麼都漂亮」、「這個地方很適合我」,如果當初是到台北,可能很快就走了。

▲▼行醫32年自認台灣人!柯彼得終於等到身分證:要老死在台東。(圖/翻攝自臉書/台東縣長黃健庭)

▲柯彼得時常用流利的中文告訴別人,他早已是一名台灣人。

柯彼得憶述道,早期沒有健保時,患者往往都拖到病情很嚴重才就醫,所以看診的病人無力支付醫療費,他就會自掏腰包幫忙。他說,健保制度的出現改善了類似狀況,雖然許多問題仍為人詬病,還衍伸出醫療資源浪費的問題,但比照其他國家仍是數一數二。

柯彼得喜歡東海岸,有山有水,於是一家人住在東河鄉都蘭部落,儘管不用再像以前背著藥箱騎車上山治病,但他仍保持騎單車的習慣,每天騎車上下班,往返醫院和住家40公里。而樂於奉獻行醫的他不僅在台東看診,每年還會抽出2個月時間到其他國家當國際醫生,因此獲頒第11屆醫療奉獻獎。

▲▼行醫32年自認台灣人!柯彼得終於等到身分證:要老死在台東。(圖/翻攝自臉書/台東縣長黃健庭)

▲在醫院同事眼中,柯彼得早已是一名真正的台灣人。

柯彼得說,以前剛來台時每年都要換居留證,而且每次換證都會很害怕,擔心不能再留在台灣,雖然2004 年獲得永久居留身分,但「我想成為一名台灣公民,因為我想屬於台灣。」直到今年5月間,他得知終於可以申請身分證,相當開心,立即提出申請。他說:「希望能夠完全參與台灣社會,包括投票權、產權和法律的保護」,如今夢想成真,感覺非常踏實。

為此,台東縣長黃健庭7日下午在台東縣政府大禮堂,親自頒給身分證,恭喜柯彼得以「特殊功勳」通過行政院核定,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柯彼得感動地說:「台灣就是我的家,我在台灣住超過30年,從來不想在其他的國家」,「自己已經是台灣人了,將來老死都要在台東」令許多人為之動容。

▼縣長黃健庭將身分證頒給柯彼得,恭喜他取得我國國籍。

▲▼行醫32年自認台灣人!柯彼得終於等到身分證:要老死在台東。(圖/翻攝自臉書/台東縣長黃健庭)

▲▼行醫32年自認台灣人!柯彼得終於等到身分證:要老死在台東。(圖/翻攝自臉書/台東縣長黃健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