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當其衝!川普對等關稅2周後上路 2產業慘了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

▲川普的對等關稅證測預計也將對台灣造成影響。(圖/路透)

記者葉睿涵/編譯

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即將在4月2日生效,荷蘭國際集團(ING)近日分析美國「2025 年計畫」(Project 2025)對全球貿易的潛在影響,表示美國將大幅提高關稅,並認定「非關稅壁壘」為貿易赤字的主要原因,預計中國、印度、歐盟、台灣、越南及泰國等經濟體將首當其衝。

ING特別關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最惠國待遇」(MFN)規則,認為這使美國長期處於「非互惠貿易」的劣勢。例如,美國出口商在46萬7015個案例中遭遇較高關稅,而美方僅在14萬1736個案例中徵收較高的非互惠稅率。為縮小貿易逆差,「2025 年計畫」提議美國提高關稅,使其與外國對美國商品的稅率相當,以期降低貿易赤字10.2%。

ING進一步分析,在這一背景下,汽車與農業將大受影響。歐盟、中國、巴西、印尼與埃及的汽車製造商將被美國課徵更高關稅,而馬來西亞的稻米進口稅、歐盟的乳製品保護措施也成關注焦點。儘管美方可能透過談判促使貿易夥伴降低關稅,但「2025 年計畫」主張美國應以「對等關稅」為核心戰略,提高對進口商品的課稅,以減少赤字並提升美國企業競爭力。

此外,若川普無法透過國會推動「美國對等貿易法案」(USRTA),其政府就可能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繞過國會,直接實施關稅措施。「2025 年計畫」也提出了「邊境調整稅」(BAT)作為替代方案,即根據消費地而非生產地徵稅,進口商品需繳納稅款,而出口則享免稅待遇,以抑制企業外移。然而,由於國內企業與國會支持度不一,此方案的可行性仍存變數。

雖然川普聲稱沒看過「2025計畫」,但他再度入主白宮後最初幾周的行動,與該計畫的建議高度一致,顯示該計劃對川普2.0政策的影響巨大。ING的分析指出,即使全球貿易夥伴降低關稅,美國仍難擺脫非關稅壁壘的影響,進口商品恐將持續面臨高關稅環境。隨著新貿易政策在4月2日生效,市場將密切關注美國的具體行動及其對國際經貿關係的長遠影響。

04/1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87 2 6532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