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安部:美對華戰略「新兩手」 分別為「競爭+管控競爭」

▲▼中美關係,美中關係。(圖/CFP)

▲中美競爭加劇,影響世界局勢。(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國家安全部近日在微信官方號上發文,指美國對華戰略在拜登政府出現了「新兩手」,分別是「競爭+管控競爭」,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新兩手」的特點相當突出。

文中提到,過去幾十年,美國對華戰略的「老兩手」是「接觸+遏制」,而拜登政府的「新兩手」則是「競爭+管控競爭」。

文中指出,中美建交幾十年來,美國對華戰略的典型特徵就是「接觸+遏制」兩手並用,一方面拉攏中國融入國際體系、拓展同中國合作,另一方面悄然推進對中國的滲透遏制,「正是因為這兩手並用,使中美關係始終表現出高度複雜性。」

▲▼中美關係。(圖/CFP)

文中提到,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成為國際政治主旋律,中美關係也進入新的軌道,美國對華新戰略日臻成型並呈現出新的兩手,即「競爭+管控競爭」,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新兩手」的特點相當突出。

文中指出,「競爭」一手是美國對華戰略的主體部分,包括經濟層面的脫鉤斷鍊,政治層面的拉幫結派,安全層面的威懾圍堵,輿論層面的抹黑貶低,以及規則層面的約束鎖定等,「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政府,在這方面都毫不手軟、不斷升級加碼。著眼未來,美國對華『競爭』一手還遠並不止這些,更多更肅殺的手段恐怕還未祭出。」

文中提到,「管控競爭」一手也很明顯,如果說「競爭」的本質是對華遏壓,那麼「管控競爭」則是對這種遏壓失控的管理。

文中進一步指出,拜登政府自上台以來反覆提到的「護欄」「底板」「參數」等相關概念,最近常有耳聞的「去風險」而不是「脫鉤」等自我辯白,以及拜登政府一再作出的「四不一無意」等口頭承諾,都可歸入「管控競爭」一手,「『競爭』是戰略性的,『管控競爭』則是策略性的,是為發動『競爭』服務的。」

對於「新兩手」的起因,文中認為,客觀原因是中美關係長期形成的高度複雜結構,更主要的是美國政府的三點主觀企圖:

「妄圖通過釋放『混合信號』提供多元論據,增大對手的研判難度,這是美蘇冷戰期間的基本招式。」

「通過展現『自我克制』安撫對手情緒,防止對手『過激反應』,這在過去幾百年大國博弈史中也不罕見。」

「通過預留『對話窗口』拓展影響力渠道,爭取對手的有限合作。如果將中美這一輪互動放在美國國內金融風險上升、俄烏衝突久拖不決、全球氣變治理壓力驟升等背景下,就能對這『新兩手』特別是『管控競爭』一手背後的動機有更清醒認知。」

▲▼人民幣,美金,中美貿易戰。(圖/CFP)

文中提到,美國的「新兩手」戰略即便一時得些小利,也不意味著能笑到最後,即便局部取得一些成績,也可能出現合成謬誤,甚至可以說,美國「新兩手」對華戰略注定失敗,注定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歷史發展的時與勢不在美國一邊。

文中強調,美國對華戰略的「新兩手」不過是新瓶裝舊酒,實際還是「老兩手」而已,美國想憑「新兩手」的小把戲「競贏」中國是絕無可能的,「惟有徹底放棄霸權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堅持推進國際共同安全,方是人間正道!」

文章的最後還提到,中國絕不會因為美國的幾句「漂亮話」放鬆警惕,「面對霸權霸道霸凌,中國必將繼續深入推進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