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水試所

水試所

防進口牡蠣「洗產地」混台灣蚵 食安辦12月啟動產地標示稽查

為防止低價進口、無產地標示的越南牡蠣混充台灣蚵,行政院食安辦公室邀集衛福部及農業部開會,宣布12月1日啟動「市售牡蠣產地標示稽查專案計畫」,提升食安作為及確保漁民與消費者權益。

防越南進口牡蠣「洗產地」削價賣 水試所新技術可溯源

據農業部統計,牡蠣進口量連年增加,去年已達5217公噸,以越南為最大進口國,佔總進口量約5成以上,為防止低價進口、無產地標示的越南牡蠣混充台灣蚵,甚至以削價競爭衝擊本土牡蠣產業,農業部水試所研發「牡蠣產地鑑定技術」,對國產與境外牡蠣辨識率可達97.3%,可有效保護國內蚵農。

全球首例!農委會完成土魠魚人工繁殖 有機會成養殖明星魚種

台灣坊間常聽到流傳諺語「1鯧、2午、3土魠」,而土魠魚(康氏馬加鰆)又被稱為海上白金,但過往魚苗無法人工繁殖,農委會水產試驗所今(30日)宣布,利用海上受精技術完成全球首例土魠魚人工繁殖,並成功孵化魚苗,魚苗培育到45天,體型就達到7至15公分,過去沒有任何魚種有這種紀錄,顯示有機會成為未來養殖的明星魚種。

「殼」解塑膠危機!牡蠣殼環保再利用 變身生物可分解餐具

為推廣農業剩餘資源新用途,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把牡蠣殼作為生物可分解材料(如PBS),製成生物可分解餐盒、碗盤等餐具,最多可取代20%的PBS原料,不僅能有效降低製造成本,且可大量去化牡蠣廢殼,也因應未來世界各地課徵塑膠產品稅的發展趨勢,達成環境友善和循環減廢的目標。

水試所離岸風場建人工藻場 有助改善海洋生物棲地

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將於10月13日至10月15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包括國內外企業、學研機構、政府單位共展出近1200項技術作品。今(4日)舉行展前記者會,由農委會統籌的「永續發展館」展區,搶先公開水產試驗所在離岸風場建立人工藻場,藉此改善海洋生物棲地的作品。

減少甲烷排放 水試所投入「減碳海藻」海門冬養殖技術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溫室氣體被認為是致災的主因,而畜牧業正是甲烷的主要排放源。最近有研究指出,在牛、羊飼料中添加海門冬,可大幅降低牛、羊的甲烷排放,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投入「減碳海藻」海門冬的人工養殖技術,為「淨零排放」盡一份心力。

漁獲量增加15%!專家精準提供鎖管預報:油耗也減少了15%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和氣象局合作,自106年起提供台灣北部海域鎖管資源趨勢預測,利用水試所建立的鎖管資源變動預測模式,配合氣象局的海面水溫預測資料,5年來已有4年準確預測台灣北部海域鎖管的資源變動趨勢。依據氣象局提供的3種海面水溫預測值帶入鎖管資源變動預測模式,預測今年度台灣北部海域鎖管資源量有望較去年增加15%。

好吃肥滿蟹用手機就能挑選! 專家公開「2精準」秘訣

不少老饕一到秋天肯定要吃上螃蟹,但到底要怎麼挑?對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大疑惑,專家特別傳授超不一樣的2大秘訣,只要靠身上的「手機」和「手指」,人人都能成為挑蟹達人。

保養品素材「麒麟菜藻渣」有多種機能成分 專家:幫助睡眠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為提升麒麟菜的附加價值,將生產卡拉膠剩餘的麒麟菜藻體,透過多重水解技術分解為乳酸菌可再利用基質,生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簡稱GABA),並將其發酵產物產製保健食品素材,期以創新技術多元利用海藻,提升海藻利用率。

金門又見死亡鯨豚!今年第18起...死因不明擱淺岸際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在今(21日)上午10點多,在金門鎮西北方田埔岸際發現一隻死亡鯨豚,這已經是今年第18起鯨豚不幸擱淺岸際死亡案,金門縣水試所到場判定死亡原因不明,待帶回冰存後,後續採樣檢體,才能確認這隻成年鯨豚的死因。

「環文蛤需求大產量低」人工繁殖成功!今年將量產200萬粒種苗放流

近年受文蛤養殖產業波動影響,帶動環文蛤需求提升,但市售「環文蛤」為漁民海邊捕捉,產量不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表示,主要是養殖環境、氣候等因素造成,投入環文蛤人工繁殖研究,已成功建立相關技術,預計今年可量產200萬粒種苗提供放流。

海洋悲歌!金門今年第5起海豚死亡…解剖後釐清死因

金門再次出現死亡海豚!第九海巡隊隊員13日早上進行岸際巡邏時,在金沙鎮東割灣發現海豚擱淺已明顯死亡,縣府水試所獲報後派員到場處理,初步判定死亡海豚長約167公分、寬約60公分、高約30公分,除表皮有局部脫落,外觀上大致良好,不過由於無明顯外傷或是漁網纏繞,詳細死因須待進一步解剖後才可確認,這也是今年第5起海豚死亡案例。。

天氣太熱彰化文蛤暴斃7成 批發價格飆破1斤120元

中秋烤肉必備的美食之一文蛤,今年要吃恐怕得大傷荷包了!彰化地區連日烈陽又加上暴雨侵襲,不耐高溫的文蛤暴斃產量大減7成,養殖文蛤的業者望天興嘆,產地批發價比去年同期80元增加到每台斤120元,價格高漲40元以上,讓婆媽們看到文蛤的高單價,都不敢下手買了。

影/小魚8年前莫拉克脫逃!「暴長72倍龍膽石斑」被捕…4萬上菜吃掉

久違的龍膽石斑!台東太麻里的三和定置漁場24日捕獲重達72公斤的罕見龍膽石斑,經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判,竟發現牠應該就是8年前莫拉克颱風風災時,從屏東養殖場脫逃的小魚,從屏東游到台東,8年來從1公斤長到72公斤,且野外食物較少,若在養殖池裡可能長得更大!

「超自然震動,魚池變成功嶺」 100%全雄性台灣鯛魚苗培育成功

台灣之光!「台灣鯛」是國內養殖業產量最多的魚種,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透過「分子選育技術」,可大量生產100%雄性魚苗,技術領先全球。農委會臉書小編透過生動的描述,公布這項對民眾較生硬的突破技術消息,「讓你的魚池變成成功嶺(國旗在飛揚~~~~唱~~~~)」,引發熱烈迴響。

遭捕獲易危「鬼蝠魟」將賣出國 農委會:不會發許可

稍早許多媒體大幅報導「花蓮第一起通報的鬼蝠魟,將在療傷後進行野放」,讓許多關心海洋生物的民眾大感振奮,經保育人士追蹤,卻發現該鬼幅魟將被賣到國外水族館;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王正芳表示,鬼蝠魟被國際列為易危物種,對跨國交易所需的許可出口文件,將不會核發,且正評估於年底前公告禁捕。

人工養殖花枝「有剩」 今貢寮流放2.5萬尾復育

虎斑烏賊(俗稱花枝)近年受到漁獲壓力、氣候變遷等影響,不但年產量逐漸減少,相關產品價格更水漲船高。農委會費時2年研發出完全人工養殖技術,盼讓產地價格能減少4成左右,今(16)日則在新北市貢寮區卯澳灣放流2.5萬尾花枝苗、1萬粒花枝受精卵。

因應2050年漁獲危機 水試所「完全養殖」花枝、軟絲

「預計2050年,海裡將再也抓不到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研究員黃丁士表示,由於市場供不應求,加上民眾濫捕,再過30幾年,我國海中恐怕再無漁獲,因此,該所近兩年投入新台幣200多萬元研發虎斑烏賊(花枝)及萊氏擬烏賊(軟絲)的「完全養殖」技術因應,今(8)日宣布將開放技轉,剩餘魚苗將持續放流復育,「今(2016)年我們打算再放10000隻」。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