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峰會召開 陸學者:雙邊關係逐漸回到正軌

▲▼ 中歐,中國歐盟。(圖/大陸央視新聞)

▲中歐領導人會晤今(7)早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圖/大陸央視新聞)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中歐領導人會晤今(7)早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此次是時隔4年重新回歸線下。大陸學者認為,這次中歐峰會意味著「雙邊關係逐漸回到正軌」。

據《央視新聞》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來華舉行第二十四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見於11時開始。

《澎湃新聞》指出,對於中歐關係而言,今年是承前啟後的一年。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中歐領導人會晤的舉行,加上此前恢復的中歐經貿對話、高級別戰略對話,意味著中歐之間的交流機制基本重啟,雙邊關係逐漸回到正軌。

崔洪建分析道,目前中歐關係仍面臨一些困難,譬如歐方提出的所謂「去風險」或是放大雙邊關係中競爭面的趨向,後續雙方如何凝聚共識、開拓前進,也需要在會晤中討論解決。

報導指出,目前穩定雙邊關係無疑是中歐之間的最大共識,放眼明年,考慮到歐洲議會選舉與美國大選帶來的種種不確定性,進一步改善對華關係應是歐盟的理性選擇。

不過在過去幾年,中歐關係在互信層面出現下滑。對此,崔洪建認為,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各層級對話交流恢復正常,中歐關係處於全面修復企穩階段,「接下來還需考慮如何進一步提升雙邊關係。」

實際上,近兩個月以來,中歐在經貿領域上的摩擦集中反映在電動汽車議題上。歐盟委員會10月4日發布公告稱,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通過抽樣方式確定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三家中國車企為首批調查對象。

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歐盟還將目光投向中國出口的風力渦輪機、醫療設備、太陽能設備等。分析認為,雙邊貿易緊張局勢或會加劇。

對於歐方在「貿易逆差」方面的關切,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中歐領導人會晤前表示,中國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雙方貿易現狀是宏觀經濟環境、國際貿易條件和產業結構共同影響的結果,「表面上看,中國擁有順差,但實際上相當一部分的利潤是由歐方享有的。」

此外,部分西方輿論對此次會晤是否取得成果抱有較低期待,還有歐盟官員透露,預計雙方不會發表聯合聲明。據中國駐歐盟使團官方網站顯示,前兩次會晤均未發表聯合聲明。

崔洪建表示,近幾年來,中歐領導人會晤似乎不發聯合聲明,這已經不是評價會晤成果的標準;雙方還是應回歸到務實層面,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耐心地溝通存在分歧的領域,從而在部分問題上進一步靠攏立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