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困難」有好處! 研究:更能聰明決策避免偏見

▲▼上班,痛苦。(圖/取自Pixabay)

▲有選擇困難的人,較有可能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前提是不會困在自己的猶豫不決中。(圖/取自Pixabay)

記者張靖榕/綜合外電報導

有選擇困難的人經常會被人投以不耐煩的眼光,或被說是優柔寡斷,但德國一項研究顯示實情可能不是如此。結果表明這類人更有可能做出明智的決定,因為減少倉促下結論,也更能避免偏見。

英媒《每日郵報》報導,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University of Dresden)研究團隊針對1300人進行研究,發現那些花更多時間做出決定的人,比較不會只依據他們的信念就做出決定,也比較不會輕易做出結論,而是在通盤考量後得到結論。

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性格與個體差異》(PID)期刊上,受試者要以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回答問題,包括決定某人是否可以繼續工作,或是評估某人的性格。

研究團隊接著給他們3道自我評估的問題,從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給分,問題分別是「我的想法經常自相矛盾」、「我經常為一件事的正反兩面感到掙扎痛苦」、「有時候我在想一件事時,幾乎感覺就像是自己不斷在切換角色。」結果被「選擇困難」困擾的程度愈高,做出決定花的時間更久。

主導此次研究的西理學家紅斯本(Jana-Maria Hohnsbehn)表示,矛盾心理的情況需要更被廣為接受,因為這能讓人在做決定前有必要的暫停,告訴我們事情其實是複雜的,我們必須花更多時間、更小心地做出決定。研究進一步顯示,大約每5個美國人中就有1個人認為自己是有選擇困難的人。

研究團隊接著更多題目,包括當受試者遇到他們認為是外向的人時,可以問對方,「你喜歡待在家裡」或是「喜歡去派對玩樂」,選擇後者進行提問的人就已展現了『確認偏誤』,因為他們只會找符合「外向者」刻板印象的描述;然而選擇前者提問的人,則展現出「高度矛盾」的情況,因為他們想藉此質疑官方/既定敘事,還想把問題挖得更深。

賓州卡內基·梅隆大學(CMU)評判專家巴勒曲(Baruch Fischhoff)針對研究結果評論,比較慢做出決定有可能會帶來益處,而且結果顯示,做決定時對現有證據進行更平衡的評估,便能夠做出更好的決定,但他也警告,不要一直困在猶豫不決中也是很重要的事。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