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刑犯監獄裡完成學位 辯論賽勝哈佛高材生

來源:新新聞

現代人沒有網路能不能活?勉強可以,只是活得不太好;沒有網路能不能讀書?理論上可以,但困難度更高。不過,在繁華的紐約,有一群人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讀大學。

他們組成的辯論隊甚至打敗了才拿到全美辯論冠軍的哈佛校隊。那群人是東紐約重刑犯監獄的獄友。他們所缺的不只是電腦,社會處境更是哈佛學生所代表的一切的對立面。

重刑犯到大學上課拿學位
就從十月二日辯論賽當天的打扮都看得出來,哈佛隊女著套裝,男著西裝,獄友隊頂多就穿襯衫,其中一個套了一件鬆垮的背心。

這是一個激勵人心但又令人心碎的故事。三位辯士都是過失殺人的重刑犯,在牢籠內有無數的明天,在監獄外不知有沒有明天,但他們決定不去想那些不是他們能決定的,而是去決定在牢裡要怎麼過。

如果他們一生中有一點幸運,那就是服刑的監獄有提供他們拿大學學歷的完整計畫──巴德監獄計畫(Bard Prison Initiative, BPI),與其他監獄教育計畫不同的是,它真正授與民間大學學位。

巴德學院(Bard College)位於紐約州中部哈德遜河畔,當計畫創辦人肯(MaxKenner)還在那裡求學時,有了為受刑人辦教育的想法。

才剛畢業,學校接受了他的提議,在二○○一年開辦BPI。肯納說,獄友們沒有像樣的成績單,更別說在美國凡是要上大學的人必考的SAT,所以錄取的根據在於所寫的自述,標準是有多麼有心要向學,競爭是激烈的,平均十個才取一個。

巴德學院是一個「老派」大學,要找書就查書目卡,所有學校以外的書都要經過學校同意才能借或買,時間通常得花三個禮拜以上。這次辯論題目是:公立學校有權拒絕無身分證明的學童入學。這些學童通常是指非法移民的小孩。

只當學生看,不當壞人對待

▲BPI不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受刑人,沒有當他們是壞人,也沒有少一點要求。

哈佛大學辯論隊先選反方,而把正方留給了受刑人,讓這些不少也是非法移民、或一樣弱勢的受刑人,必須為與自己意願相違的主張申辯。

這些受刑人辯士只能照老規矩找資料──沒有電腦。不只沒有電腦,不管在任何方面他們都是享受社會資源最少的社會群體,而哈佛是社會菁英中的菁英。

人們為這故事感動,是因為社會上一群最弱勢邊緣的人打敗了頂尖菁英,但人們還是認同這些犯人的處境是適得其所。

相反的,BPI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不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受刑人。肯納說,這是真正站在「人」的基礎上的計畫,不是同情也非施捨;沒有當他們是壞人,也沒有少一點要求。

BPI的受刑人就如一般讀書拿學位的學生,若有不同,就是他們更珍惜、更努力。姆諾-拉伯依(Miguel Munoz-Laboy)是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教授,也在BPI開課,他說從未教過這樣認真的學生,讀了所有指定教材,每一本,每一篇,每一頁,上課問得出第幾頁的某一個註釋,「連我都沒注意過」。

如果不是都穿著綠色囚衣,他們專注的神情、有條理的發言,即使不比一般大學生更有深度,至少沒兩樣。

因為搶劫入獄的艾隆斯(Brandon Irons)主修電腦,他說將來想做「開源」(open source),讓資訊為多數人共享,伊斯瑞爾(Salih Israil)犯的是搶劫傷人,刑期四十年,服滿二十年才可能假釋。

他研究德國哲學,正在拿碩士,記者隨便讀了他論文中一個有三行長的句子,文法及邏輯都縝密到「無法穿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