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工藝七十系列活動大師月 楊英風「鳳凰來儀(三)」展英姿

▲「工藝七十」系列活動即起展出藝術大師楊英風名作「鳳凰來儀」巨型鋼鐵雕塑。(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下同)

▲「工藝七十」系列活動即起展出藝術大師楊英風名作「鳳凰來儀」巨型鋼鐵雕塑。(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下同)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今年成立70週年,2月起推出「工藝七十」系列活動,本月設定為「大師月」,即起於工藝中心工藝文化館前展出之藝術大師楊英風的巨型鋼鐵雕塑作品「鳳凰來儀(三)」,展期預計至2026年5月止。

工藝中心於21日辦理開幕活動,邀請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釋寬謙法師與工藝界人士蒞臨見證。

▲「工藝七十」系列活動即起展出藝術大師楊英風名作「鳳凰來儀」巨型鋼鐵雕塑。(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中心指出,楊英風致力於藝術創作超過一甲子,藝術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作品領域橫跨傳統與現代,包含水彩、油畫、水墨、版畫、漫畫、插畫、設計、石雕、木雕、泥塑、不鏽鋼、景觀規劃、雷射、攝影等;「鳳凰來儀(三)」作品原型為其於1970年,為大阪萬國博覽會所創製之「鳳凰來儀」,表現祥瑞神獸婉約、真善美的英姿,以流暢動態線條引領觀者視線,而其色彩隨光影角度變化,更展現出豐厚細膩、雍容古雅的含蓄美感。

▲「工藝七十」系列活動即起展出藝術大師楊英風名作「鳳凰來儀」巨型鋼鐵雕塑。(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工藝中心回顧,楊英風也於1970年代受臺灣省政府建設廳委託,擔任該該中心前身「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新建工程之總設計師,現今園區中指標性建築「工藝文化館」與「工藝設計館」均為其作品,「工藝文化館」另邀集貝聿銘建築團隊之彭蔭宣與程儀賢2位建築師共同設計;其設計理念考量建築與環境整體性的表現,也試圖從設計與工藝技術中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謙卑思惟。

▲「工藝七十」系列活動即起展出藝術大師楊英風名作「鳳凰來儀」巨型鋼鐵雕塑。(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開幕活動同日辦理「蕭瓊瑞教授美學講座」,邀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暨台灣美術史重要研究者蕭瓊瑞主講;中心介紹,蕭瓊瑞長年研究楊英風,耗時10年編纂成書冊,在講座上以深入淺出、生動趣味的介紹,將與會者帶入時光隧道,徜徉於楊英風的藝術美學風華。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該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也正展出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楊英風美術館合辦之「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而「大師月」陸續還可欣賞到工藝中心重要創立人顏水龍經典的《熱帶魚》馬賽克作品,以及當代藝術家楊北辰的公共藝術《工藝之樹》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