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躲徵召拚了!烏男砸32萬「買免役金牌」 貪官海撈破億元

▲▼2022年3月29日,烏克蘭地面部隊司令Oleksandr Syrskyi上將在烏克蘭基輔北部,視察部隊。(圖/路透)

▲烏克蘭基輔部隊。(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烏克蘭爆發貪腐醜聞,敖德薩徵兵中心負責人鮑里索夫(Yevhen Borysov)被指控收賄逾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協助上千人逃過徵兵義務,每張免役醫療證明費用2000至10000美元不等(約新台幣6.4萬至32萬元)。總統澤倫斯基11日宣布展開全面調查,同時解除所有地區徵兵中心官員職務,改由有真正參戰經驗者接任。

2022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後,烏克蘭實施戒嚴法,禁止18歲至60歲的預備役男性離開國家,但醫療因素、出國留學、單親父親、擁有超過3名子女、必須照顧殘疾人士者,不在此限。

今年7月,當局調查揭發逃兵貪腐內幕,據稱各地收費標準不一,最常見的是以6000美元(約新台幣19萬元)換取免役醫療證明。鮑里索夫被指控,利用賄款購入新車、違法出國度假、替母親購入西班牙別墅 ,但他始終否認指控,宣稱不知道媽媽置產,並稱有能力證明上述資金來源。

▲▼烏軍駕駛坦克出現在前線城鎮布格列達爾。(圖/路透)

▲烏克蘭徵召男性公民衝鋒陷陣。圖為烏軍坦克出現在前線城鎮布格列達爾。(圖/路透)

除了免役醫療證明,也有不少人選擇從西部邊境逃往鄰國。烏克蘭邊防軍發言人德姆琴科(Andiry Demchenko)表示,目前共1萬3600人試圖越境時在哨站外被抓,另有6100人在越境點使用假文件被捕。儘管此人數僅占徵兵人數的一小部分,但仍相當於5個旅,而官方永遠不可能確切得知,到底多少人成功逃役。

《金融時報》指出,近期一系列貪腐醜聞顯示,一些人願意支付高昂金額逃脫兵役,許多地方男性建立Telegram群組,隨時通報徵兵官員蹤跡,預備役男遭粗暴押上車,或在火車及卡車上被攔截,都已成烏克蘭常見新聞。這個問題一部分可能源自於烏軍徵兵系統尚未現代化,一些官員仍然會為了升遷「湊人數」。

為了減少貪腐及軍民摩擦,國會議員馬茲拉舒(Heorhiy Mazurashu)7日提出修正法草案,希望允許男性基於個人或宗教因素拒絕徵召,一方面能夠持續吸引願意報效國家的公民,另一方面也能讓不願戰鬥的人持續工作、保持經濟活絡,「當局必須停止無恥地追趕任何收到徵召通知的人。(因為)這會為敵人創造一幅值得宣傳的美好景象,對於國家社會經濟情勢及人民心理狀態都產生負面影響。」

對此,烏克蘭軍方表示,他們無法評論這件國會提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