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強制隔離3/20起走入歷史!王必勝4理由防疫鬆綁「必要性減弱」

▲▼3/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圖/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圖/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今(9)日宣布輕症免隔離相關政策3月20日起實施,取消上路長達1159天的確診強制隔離政策。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提出4大理由支持做出鬆綁調整,包含本土疫情穩定、2月防疫鬆綁沒有明顯影響疫情,群體免疫保護力已經提升,強制隔離手段限制人民自由的必要性減弱,這也與國際方向一致。

指揮中心宣布,今(2023)年3月20日(個案採檢日)起,調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通報定義,改為:符合COVID-19併發症(中重症)條件之民眾需通報並隔離治療,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如檢驗陽性,不需通報也不需隔離,但建議進行「0+n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快篩陰性,或至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已達10天無需採檢,即可解除。相關配套措施將配合修訂及實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9防疫鬆綁新制規劃理由。(圖/指揮中心提供)

▲防疫鬆綁新制規劃理由。(圖/指揮中心提供)

針對3月20日再有一波防疫鬆綁,王必勝說明調整理由,第一、本土疫情穩定、2月起防疫鬆綁未明顯影響疫情,因為第三波本土Omicron疫情處於低點,室內口罩鬆綁及228連假均未造成疫情反彈。「疫苗加一」活動開跑,群體免疫保護力將進一步提升,足以支持擴大防疫鬆綁措施。

第二、減少確診對民衆影響,由於群體免疫保護力已提升,以強制隔離手段限制人民自由的必要性減弱。取消強制隔離可降低確診對民眾生活影響,讓社會更正常運作。

第三、減輕醫療端逐案通報負擔,如輕症不須強制隔離,逐案通報徒增醫療行政作業,無必要性。改成併發症(中重症)通報,搭配多元監測方式仍可監測輕重症趨勢,掌握疫情及醫療量能,同時大幅降低醫事人員通報負擔。

而第四點,這項措施與國際防疫調整方向一致,王必勝指出,亞太多國/地區已改爲確診免隔離,包含泰國、澳洲去年10月已改,香港今年1/30已改、新加坡2/13已改、日本預告5/8將改,仍維持確診隔離分的韓國、紐西蘭也已開始討論放寬。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