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疲勞」恐爆危機! 名醫提6大隱憂:以國外為借鏡

▲▼台北新北市政府宣布從明天開始高中以下學校全面停課,處在疫情重災區的小學家長在放學後紛紛前往學校去接小孩回家。(圖/記者湯興漢攝)

▲對於行動上的管制,真的仰賴人民的高度自律。(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國內疫情尚未趨緩,又將迎來端午節3天連假,各界憂心返鄉潮會成最大破口。ICU醫生陳志金就以國外為借鏡,點破抗疫疲勞的窘況,也歸納出6個要注意的面向,同時呼籲「今年端午先不要回家!」

陳志金提到,「台灣經過1年多的平靜,疫情惡化得比較晚,此刻或許可以好好的來檢視,各國防疫政策的成敗作為借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是宗教與政治活動,陳醫師表示,「因為宗教活動與政治活動,讓疫情惡化到無法收拾的地步的國家,比比皆是。這方面,台灣算是有高度的共識與自制。」

再來是長照的部分,這也是台灣正面臨的一大問題,他認為,長者在感染初期可能是沉默的一群,因此照護者的疫苗注射是首要之急;另外,包括照護者減少與外界接觸、避免跨機構支援、人力是否足夠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長照機構一旦發生群聚,可以預期的是死亡率會上升。」

▲▼ 養老院,照護之家,老人,輪椅。(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長照機構一旦發生群聚,可以預期的是死亡率會上升。(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同時,針對外籍移工也格外需要注意,陳志金直言,「是否有足夠的口罩、防疫知識?生病被隔離時的生計、居住環境的擁塞、跨單位派遣等問題,新加坡就是最好的借鏡,國民的控制情況良好,移工的感染潮卻延燒好一段時間。」

「生活與生計這是最困難的!」陳志金感嘆,隨著疫情的拉長,許多基層人民等於是斷炊,年輕人可以不出門,在家叫外食、網購;然而,很多年長者的生活圈則在傳統市場,要他們減少去的次數,那勢必得解決「食」的問題,或許晚輩可幫忙線上採買,或有業者能開著小卡車,到各巷弄去送貨或讓民眾購買。

▲新冠肺炎影響,市場採人流管制。(圖/記者林敬旻攝)

▲許多長輩不會網購,只能到菜市場買菜。(圖/記者林敬旻攝)

最後是行動管制的手段,陳志金表示,這仰賴人民的高度自律,「和其他民主國所面對的問題一樣,台灣對高壓管制政策會有所顧慮。歐美各國也都出現過,民眾不理會這樣的行動管制,甚至上街頭抗爭。另外一個在封城之下的傳播,人們因為無助,反而更容易和親友之間互訪尋求慰藉,反而造成同住或非同住家庭成員間的傳染。」

另外,陳醫師也特別點出「抗疫疲勞」的問題,「年輕人的活動力旺盛,無法長時間宅在家中,再加上同儕之間可能會發現,得病也不會怎麼樣的時候,就會不以為意。所以,台灣眼前最大的關卡是:端午節的人口流動!拜託今年端午先不要回家,以視訊或電話和長輩聊聊,長輩們也要體諒年輕人,請勿叫他們回家。」

▼端午節的返鄉潮引起外界憂心。(圖/記者呂佳賢攝)

▲▼ 高鐵列車進站,排隊人潮,防疫期間車廂內飲食。(圖/記者呂佳賢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