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保險業最熱鬧的工作就是進行增資搶錢的比賽了。200%的RBC或3%淨值比,若不能同時達標,股東就注定今年分不到股利了!不過,保險業的大股東並不愁分不到公司的股利,因為保險業大股東還有幾個方法,可以從公司挖到大錢。
2023-05-22 16:26目前台、日、韓都因人口及勞動力呈現長期減少的走勢,在缺工不斷地擴大的壓力下,被迫不得不擴大引進外籍移工。但是,面對日、韓競相引進外國人的競爭,台灣更應加速引進外國人來台工作,並放寬外國人的工作範圍。在移工的來源國方面也應該擴大,不必限於東南亞;全球各地都可做為策略性的考量。
2023-04-18 13:28美國一千多位科技精英,包括電動車巨擘埃隆.馬斯克都憂心未來許多人會依賴Al,獲得醫療、工作、情感等等的知識和建議,AI將成為人類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很多心術不正的人一定會利用 AI,大肆傳播虛假信息,勢必帶來社會的許多混亂和不安。
2023-04-17 12:16壽險公司應隨時注意利率風險,並做到資產風險的多元分散,而不該刻意去追求公司短期的獲利。壽險公司才可能達到穩健經營的目的。也唯有如此,廣大保戶的權益方能得到切實的保障。
2023-04-12 11:33美國壽險業的監理和經營方式絕對值得我們金管會和保險業用心分析和學習。美國保險業比台灣強,也比台灣穩健。其實,原因很多,而且大都是監理文化和制度性因素所致。
2023-04-11 11:40購買債券類資產一向是壽險部門的主要收入,一旦利率持續上升,債券市場的價格就會跌不停,保險業資產、淨值和股價也都跟著大幅縮水。保險業在投資收入面的最大危機就是利率變動的風險,如果沒有隨時做利率變動的壓力測試,機動調整手上債券等利率產品的組合,一旦利率突然上升,倒閉的危機就在眼前。
2023-04-10 11:50在協助烏克蘭方面,台灣民間除了捐款三千萬美元之外,其實台灣還可以做更有效的事,既能幫助烏克蘭,也能幫助台灣自己!烏克蘭難民至少有三分之一需要工作收入,以求溫飽,台灣卻能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
2023-02-24 16:28中共副總理劉鶴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聲稱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不過,更多人相信中國經濟存在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包括人口下降、房地產墜入谷底、地方政府赤字暴增、美國對其科技產業的施壓、印度、印尼和越南等替代中國供應鏈的可行性不斷升高等等。
2023-02-20 11:22雙元住宅市場實施的結果就是沒有什麼人會抱怨私人住宅的房價漲得嚇死人了,因為人人可以申請租金合理的社會住宅,一輩子不必擔心被租金大漲價或被房東趕來趕去的居住問題。建商也不必承受炒作房價的罪名,也不會像台灣政府每隔一陣子就打壓房價,拿建商開刀,以平息年輕人和中、低收入者的憤怒!
2023-01-18 11:22半導體的進口金額已經超過原油,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商品項目,2021年達4325.5億美元,而且成長的速度很快。美國在這個關鍵領域基本上可以宰制很多中國企業的生存,很多高端零部件必須用到美國產品或技術,而且許多就在台灣製造,足以讓中國嚐到所謂「卡脖子」的厲害。
2022-12-13 11:12中國的經濟規模是俄羅斯的十倍,常年穩居世界第一大貿易大國,是10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也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中國幾十年來得益於與世界經濟的高度融合,但一旦西方實施類似對俄羅斯的制裁和金融戰,中國遭受的打擊也可能更加慘痛。
2022-12-12 12:122022年的地方選舉是一場藍綠基本盤的對決,因為一、二百萬中間選民及年輕人的選票不見了!如果比較2018年與2022年地方選舉兩黨個別得票率的話,其實變化並不大,國民黨在地方得票率上具有高出民進黨10個百分點的基本盤優勢!
2022-11-29 11:29金管會在市場多頭時,縱容壽險業者都能以市場價格評估債券或股票等資產的價值,壽險業的盈餘在多頭市場時,自然會過度膨風,財團也藉此搬走了整個壽險業動輒百億千億驚人的現金股利。
2022-11-21 11:21麻將是一種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對戰才能看出對局者實力的一種競技。但是,台灣麻將是民間流傳百年的一種簡單玩法,至今已成為台灣所有麻將協會的唯一規則,基本上都是短賽制,不容易看出與賽者技術的高低。所以,台灣麻將缺乏日本麻將的競技精神,本質上是種「運七技三」的賭博。
2022-11-16 15:19美國聯準會在11月初連續第四次升息3碼。目前美國通貨膨脹率,以CPI為例,仍高達8.2%;未來利率仍有調升之必要。未來數月,債券殖利率將持續上揚,台股又處於低檔,台灣壽險業的淨值正在繼續「縮水」中。有些壽險公司擔心到了年底,淨值比將跌至法定最低的3%以下。
2022-11-09 12:05中國若封鎖台灣各港口,沒有美日的協助或大量岸置飛彈的保衞,台灣海軍的數量的確不敵中國海軍。台灣若被中國有效封鎖,台灣的能源和進出口當然都會停擺,這些都是台灣嚴重的國安問題。不過,我們卻常忽視中國也有同樣的國安問題,只是規模更大了!
2022-11-07 11:07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日前揭露台北車站K區地下街商場暨停車場的公開招標案,發生圖利財團的重大弊端。不久前誠品集團撕毀台北市有商埸的每月近千萬元的租約,依北市府招租標案規定之精神,誠品集團原應喪失原地承租的投標資格,但誠品集團竟改以旗下子公司的名義,竟然再次順利進埸投標!
2022-10-31 10:312021年全球詐騙電話與簡訊有記錄的詐騙量已達到4.6億次,較前一年再增58%,而持續高居不下的詐騙量恐成為後疫情時代下的「詐騙新常態」。近年,來電話詐騙前三名分別是假檢警、解除分期付款跟「猜猜我是誰」。幾乎每人三不五時都會接到詐騙的電話和簡訊,這現象也已經成為台灣人日常生活擾人的常態!
2022-10-18 09:53人口減少帶給我們的危機,比我們想像的情況嚴重多了!如果我們台灣不趕快改變現況,到了2027年,一半未進大學的壯丁得去當職業軍人才能滿足「抗中保台」的基本國防需求;2028年前,若不調高保費,勞保基金就會破產。若不想如此,就要大幅引進外籍工作者和新移民,否則健保也破產在即!
2022-10-09 00:00台灣應該更積極地引進外國人才,我甚至覺得台灣的政策規劃都顯得太慢了!不過,台灣處在一個充滿了華人優越感的數千年文化傳統中,要從一個華人為尊的社會,走向一個歡迎多元族群和跨國文化的社會,確實是一條漫長的路程。
2022-10-0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