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爽挖耳朵!10年後醫告知「罹癌了」…苦主崩潰超後悔

挖耳朵,摳耳朵。(圖/記者李佳蓉攝)

▲男子愛挖耳朵慘罹癌。(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並非新聞當事人)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廣東省廣州市一年過五旬的周姓男子,喜歡隨手拿起挖耳勺挖耳朵,一天不挖渾身不自在。這習慣持續了將近10年,直到最近,左耳痛、耳流膿讓他不得不來醫院就診,才發現耳朵竟然長出了癌。所幸,經過手術切除,並輔以放化療,周男恢復良好。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醫生2日解釋,長期挖耳朵刺激了外耳道的表皮,引起皮膚滲出,惡性循環使得耳道裡長出新生物,誘發外耳道癌。

「耳朵也會得癌症」?周男十分驚訝,更為自己長期養成的壞習慣後悔不已。所幸,經過手術切除,並輔以放化療,周男恢復良好。

醫生表示,外耳道癌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約占頭頸部腫瘤的0.2%,總體發病率約為1/100萬人,屬於罕見病,容易漏診,確診時往往已屬於局部晚期。外耳道癌臨床表現不典型,初期易誤診為外耳道炎或中耳炎,主要臨床表現為耳流膿、耳痛、聽力下降、耳鳴、耳悶、眩暈等症狀;晚期腫瘤因侵犯範圍擴大,可出現相應面神經及後組顱神經麻痹症狀,如面神經麻痹、聲音嘶啞、飲水嗆咳以及吞咽困難等,侵犯顳下頜關節可出現張口受限。

醫生表示,外耳道癌多見於40歲至60歲的成人,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同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也可以作為很好的補充。外耳道癌的預後一般與分期、病理類型相關,早期外耳道癌手術切除後預後較好,5年生存率可達到90%-100%,而晚期僅為35.8%-72.5%。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儘量避免外耳道癌的危險因素,有相關症狀時及時就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