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徵植入「腦晶片」千人搶排! 切頭骨安裝助對外界溝通

馬斯克旗下Neuralink徵求志願者植入腦晶片。(圖/CFP)

▲馬斯克旗下Neuralink徵求志願者植入腦晶片。(圖/CFP)

記者張靖榕、詹雅婷/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首富、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神經新創公司「Neuralink」,已取得人體試驗批准,規劃2024年開始為人腦植入晶片,並尋找四肢癱瘓的患者進行首批臨床試驗,醫師須先切除病人一小塊頭骨,植入硬幣大小的晶片,此舉是為了幫助患者與外界溝通。目前已有大批志願者排隊等待,Neuralink預計2030年要將手術擴大至破萬人。

綜合商業內幕、彭博報導,馬斯克傳記作者、資深記者萬斯稱,Neuralink現階段尚未把大腦晶片植入人體,但計畫在明年為11人進行手術,要在2030年之前擴及超過2.2萬人。手術費用為1.05萬美元(約新台幣33.9萬元)/人,保險公司支付4萬美元(約新台幣129萬元)。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今年批准進行大腦晶片人體臨床試驗之後,Neuralink已於9月宣布招募癱瘓患者進行人體試驗。

萬斯表示,醫師需要數個小時進行顱骨切除術,接著由機器人花費約25分鐘植入設備以及超薄陣列,裝置將取代被切除的部分顱骨,晶片將會保留數年,同時分析讀取受測者的腦部活動與數據,以無線傳輸方式傳送給電腦或平板裝置。萬斯也說,Neuralink已在豬、猴等各種動物實驗對象身上進行155次植入手術。

由Neuralink設計的晶片以運算力高、耗電量低及低溫運作為特點,因連接腦部必須小心不可造成人體損害以及燙傷腦細胞的情況。此外,該晶片每次無線充電可使用4小時,無線充電器戴起來像棒球帽,讓患者只要戴帽子就可以進行無線充電,從而降低裝置的存在感,使其與人體共存能更加接近日常,而不會影響平時活動。

Neuralink是蒐集及分析大腦訊號的「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開發商之一,依據公司先前的說法,正尋找因垂直脊椎傷害或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導致四肢癱瘓的患者,將使用專用機器人將BCI植入大腦控制運動的區域,目的是使他們能夠僅靠思想控制游標或鍵盤,研究將評估該技術安全性及功能。

萬斯說,這次臨床試驗的理想候選者為40歲以下、四肢癱瘓的成年人,這樣的患者可把裝置植入前運動皮層的手旋鈕區域(該區域控制手掌、手腕和前臂)。目標是證明裝置能安全地從病人大腦的哪個部位收集有用數據,這是Neuralink把人的思維轉化為電腦可理解一系列指令的關鍵一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