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鹿現蹤中海拔山區 特生中心:台灣生物多樣性回歸

▲台灣水鹿活動範圍擴張。(圖/特生中心提供)

▲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水鹿活動範圍擴張,特生中心樂見代表台灣生物多樣性回歸。(圖/特生中心提供)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經過三年追蹤,發現原本只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山區活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水鹿,族群有逐漸朝低海拔地帶擴散現象,研究人員多次記錄不同個體的取食行為,甚至在中海拔試驗站辦公廳舍周遭發現大批蹄印、排遺和食痕。特生中心表示,台灣水鹿活動範圍的擴張代表台灣生物多樣性的回歸,也是生態系統恢復平衡的重要指標。

特生中心指出,台灣水鹿為台灣特有亞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也是原生最大型的草食動物,早年台灣水鹿蹤跡曾遍佈全台,分布涵蓋海拔300公尺以上區域;但歷經嚴重的棲地破壞和高度獵捕壓力,族群數量大幅減少,分布範圍僅侷限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山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生中心表示,根據近3年的研究資料顯示,中海拔地區台灣水鹿野生族群有逐漸朝低海拔地帶擴散的現象,海拔試驗站設置的自動相機,多次記錄到不同個體的取食行為,台灣水鹿活動範圍的擴張,是生態系統恢復平衡的重要指標。

特生中心說,今年4月中海拔試驗站駐站人員並在辦公廳舍周遭林緣發現大批蹄印、排遺和覓食痕跡,牠們沿途取食植物種類包含佛手瓜與李樹等人工植栽,以及大量鵝掌蘗、山芙蓉、山櫻花、台灣野蘋果、和青楓等原生植被嫩葉,檢視監視影像後,得知其為雄性個體,整體活動時間超過30分鐘。

▲台灣水鹿活動範圍擴張。(圖/特生中心提供)

▲特生中心捕捉到台灣水鹿在海拔1600以下山區活動。(圖/特生中心提供)

特生中心中海拔試驗站位於高雄藤枝地區,海拔高度介於1100至2635公尺,全區大部分為針闊葉混合天然林,自民國100年起,在不同海拔梯度系統性架設自動相機樣站,進行野生動物長期監測調查,初期影像資料顯示偶有零星出現的雄性個體,且僅出現在高於海拔1800公尺以上;民國108年後,首度現身於海拔1600公尺以下樣區,迄今已成為台灣水鹿最主要的活動場域。

特生中心表示,台灣水鹿在森林中扮演著重要的生態角色,對森林的更新及物種多樣性的維持具關鍵作用,樂見台灣水鹿活動範圍擴張,但也憂心後續可能衍生的意外事故,與人類和流浪動物衝突等社會議題,這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育必須省思的重要課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