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之父」遭兩度退學 用一根「玻璃絲」開闢大陸通信

▲背誦科目全陣亡 「光纖之父」用一根「玻璃絲」開闢大陸通信(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趙梓森被譽為「中國光纖之父」。(圖/翻攝自《澎湃新聞》,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第一條光通信在武漢開通,這個在過去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被「光纖之父」趙梓森給破解。外界視他為天才、學霸,不過趙梓森虛心表示,自己是個早產兒,智商不高、記憶力不好,甚至常常生病;小學時需要背誦的科目通通不及格,唯獨數理成績優異。

趙梓森在1976年拉出了第一根石英光纖,6年後又製造出第一條光通信,為大陸開啟光纖數字化的「通信新時代」。現年86歲的他,是個和藹可親的阿公,不僅專精數理,對音樂也很有熱情,他說求學時期幾乎每天拉小提琴,直到年紀大了手指靈敏度降低才放棄,改聽音樂欣賞就好。

▲背誦科目全陣亡 「光纖之父」用一根「玻璃絲」開闢大陸通信(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趙梓森曾說,「我高興的是百姓能用中國的光纖打電話。」

趙梓森謙虛的說,自己並沒有大家想得如此優秀,「因為喜歡做模型飛機,所以理科方面都學得要好一點」,也因為偏科太過嚴重,只能念很差的高中,大學也不敢填心目中的理想學校。但他漸漸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歷經2次退學和2次參加高考後,最後順利就讀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的電信專業。

趙梓森畢業後當上老師,偶然聽說美國正在研究光纖通訊,便立刻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訊,心中閃過一個念頭「這就是我要做的」。然而在40多年前,大家對「用玻璃絲通訊」仍抱著懷疑的態度,直到趙梓森團隊拉出一根17米的玻璃細絲的消息傳出,才讓外界為之震驚。

▲背誦科目全陣亡 「光纖之父」用一根「玻璃絲」開闢大陸通信(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趙梓森團隊在1976年3月拉出一根17米的玻璃細絲,為大陸第一根石英光纖。

大陸第一條實用化的光纖通信線路1981年在武漢開通,正式進入光纖數字化通信時代,5年後老百姓也開始用光纖打電話;在趙梓森與許多專家不斷努力下「光谷(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隨之誕生。

從「一束光」到一座「創新城」,「光谷」成為大陸唯一的光電子信息基地,它不只是一座紀念碑,更是武漢光通信的紀念碑。談到今日的成就趙梓森說,「叫我光纖之父也好,叫我什麼都好,那都是外加的光環,我高興的是百姓能用中國的光纖打電話」。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