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剛果有3起伊波拉死亡病例 病毒重在非洲肆虐

▲伊波拉(Ebola)疫情在度在剛果爆發,政府已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讓疫情不再擴善。(圖/翻攝自twitter/WHO African Region)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12日證實,西非國家剛果爆發伊波拉(Ebola)疫情,目前已有3人死亡,6人出現出血熱的症狀,仍在住院觀察「伊波拉恐將開始新一波擴散。」

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發表聲明指出,剛果上月22日出現首例感染病例,且北部的下韋萊省(Bas-Uele province)有9人出現出血熱的症狀,其中有3人身亡,經過血液測試,確定為感染伊波拉病毒。

剛果民主共和國衞生部長伊隆加(Oly Ilunga)透過電視發表聲明,政府已實施對抗病毒的措施,且與世界衞生組織合作,共同討論政策,國民請冷靜面對。

世界衞生組織發言人卡班比(Eugene Kabambi)表示,伊波拉病毒在剛果蔓延,且疫情爆發的地點在偏鄉的森林地區,處於接壤中非共和國的位置,「算是有點幸運,但此次是剛果第8次爆發伊波拉疫情,要極度嚴肅地重視。」

伊波拉病並非第一次爆發,1976年首次在蘇丹南部省份與剛果同時出現,多數案例發生在鄉村之醫院與村落間,那次共有600人感染,兩國死亡率各達53%與88%。

▲伊波拉(Ebola)2013年在剛果爆發,造成上萬深死亡。(圖/翻攝自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官網)

伊波拉病毒2013年首次傳播到西非,爆發源於幾內亞,後來陸續傳播到獅子山、賴比瑞亞,致死率最高達71%,2015年疫情得到控制,不過截至2016年為止,共有28600多人感染,11300多人死亡,是伊波拉病毒第一次最嚴重的爆發。

伊波拉病毒首次發生在1976年的剛果,並以鄰近的伊波拉河命名。伊波拉病毒是線狀病毒科(Filoviridae),目前有五種病毒,感染後會有膚色改變、噁心、嘔吐、發燒、全身痠痛、體內外出血、體外出血等症狀,甚至已引起中風、心肌梗塞、器官衰竭,致死率達50%至90%。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