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際夫專欄/不乾不脆之年終 & 拿年終不急著投資

羅際夫談理財/基金/投資

本周開始,應該很多人期盼的年終獎金將會陸續入帳,所以,辦公室最夯的話題當然就是年終獎金了,但你有想好怎麼用這筆錢了嗎?

不過,在談怎麼用之前,先看看今年的年終獎金水準。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今年上班族平均可領1.31個月年終獎金,創四年新高,其中金融業2.24個月最高,光電光學及電信通訊位居2、3名,一般服務業年終增加28%,增幅最大,當然,這只是平均,同一產業不同公司會有差距,還有每家公司每位員工拿到的「那一包」有多大,自然會有差別,因為這還跟你的考績有關。

也因此,最近因為年終而引發的辦公室氛圍很詭異,考績好拿得多的人不敢太張揚,考績差拿得少的人卻很容易「結屎面」,這種氣氛可能要到年後才會漸漸恢復正常,不幸的話,未來一年同事關係還會因此很緊張,也就因為年終是連結考績,所以,有些老闆或是打考績的直屬長官,在考績發布與年終發放後就「很巧地」休假去了,甚至乾脆在年前最後一天上班才發放,而選放假前發年終還有一個考量,就是老闆能多賺幾天的利息錢,遇到算這麼精的老闆,你還能說什麼呢?

假前發還算好,有些公司,特別是外資,要等三月才發放所謂的獎金,講好聽會說因為外資通常有保障十三或十四個月的薪資,已經先發了,而且這規矩是全球都適用,講白了,有時也是算準員工為了年終,不會在拿到錢之前離職,阻斷員工年終領完馬上年後轉職的念頭,但有能力談更好條件而決定不等的大有人在就是了。

還有一種年終獎金的發放也很難讓員工感受到誠意,那就是拿禮券替代獎金,不能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若是這些禮券又只限老闆投資的相關企業消費,老闆給你的錢又回到了老闆的帳戶裡,那就更令人倒胃了。

不乾不脆發年終的例子中,我聽過最經典的是以下的故事。有朋友待過的公司,年終獎金計算方式很特別。第一年進公司時,老闆宣布年終獎金水準時還蠻開心的,等到去補登存摺時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問了會計才知道,老闆宣布的是原則,這個原則還要乘上一個分數,分母是去年度應該上班的日子,分子是實際上班的日子,玄機就在這個實際上班的日子,是要扣掉所有休假的天數,包括年假在內,聽了這樣的解釋很傻眼,他只能說,「生目睭」第一次看到這麼有「創意」的算法,也是開了眼界啦,這位朋友第二年就離職了。

不管領了多少錢,拿了年終獎金要怎麼用,是大家最近會盤算的事,本周剛好上了非凡金探號節目聊如何運用年終獎金,我發現大家有志一同,都建議大家要先消費,包括辦年貨與紅包的錢要先留下,甚至有人建議要先預留報稅的錢,還蠻未雨綢繆的,我倒是覺得春節過後小孩的學費先留著比較急迫,也有人說,辛苦了一年,買衣服,旅遊或是買個禮物,好好犒賞自己也不賴,我也非常贊同。

也有人認為,領了年終要撥一部份來償債,我的看法是,有人不想背負太多債務,剛好又有一筆金額較大的錢入袋,是可以考慮這個選項,特別是利率比較高的債務,像是信用卡,現金卡,或是車貸,信用貸款,能先清償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是房貸,我的看法就不一樣了,因為目前房貸利率還算低,如果還負擔得起,
我就沒那麼建議拿年終去還房貸了。

在節目中,大家還有個共識,就是可以好好利用年終獎金投資,錢滾錢累積財富。不過,我特別提醒,不是左手拿了錢,右手馬上買股票,買基金,為什麼呢?理由其實很簡單,最近全球的金融市場波動實在太大,很多市場都處於相對高點,此時貿然進場,可能不是明智的抉擇。

如果你想要撥出一些錢來投資境外基金,你可以在台幣升值時分批換一些外幣存在外幣帳戶中,等行情穩定一點時再用這些外幣投資,另一個選擇是把錢放台幣定存,先放三個月,再視情況要不要投資。假使你還是覺得錢放口袋會咬你,那為了不讓自己好不容易努力了一整年的回報冒太大風險,就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從3000,5000元開始做起吧!

不論你對今年的年終獎金滿不滿意,總是一筆收入,用得開心,比較實際,不投資也不會有事啦!

羅際夫:
現職:正聲廣播電台「財經早知道」節目主持人
經歷:
1. 《民生報》理財組記者
2. 《Smart智富月刊》主編、採訪主任
3. Ettoday 東森新聞報財經組召集人、組長
4. 中央廣播電台「智富理財風」共同主持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名家熱門新聞

日本將軍是妖魔叛國富翁是鬼怪

夢到貓咪代表什麼意思呢?

愛劈腿?圖解6大「感情線」手相

7道超下飯的絞肉料理

脂肪VS.肌肉 看了想減肥的照片

細川貴志 浪花節人生

元祿赤穗事件的帳房

挪威的畢卡索壁畫 面臨拆除危機

小生:3招判斷男人對妳超有意思

靈鷲山台東中心法會贊普回饋地方

墾丁陰陽交界處藏「五行八卦陣」

撞臉明星若是基金,你選誰?

變男變女變變變 怪奇樂團女王蜂

小兒生殖器6種好發疾病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