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暴食症

暴食症

小學生厭食155公分僅26公斤! 日本「病態飲食」案例激增

日本近年來的社會現象令人警覺,許多年紀尚幼的孩童已經出現近乎病態的飲食障礙,包括厭食症和暴食症等,很可能與新冠疫情造成的社交限制、社群媒體普及產生的比較心理有關。

暴食症女「1餐叫10份外送」月花8.7萬 父女都崩潰了

暴食症非常普遍,可能對健康帶來不良影響。中國上海有一對父女到精神科求助,女兒情緒崩潰,控訴爸爸不讓她吃東西,而爸爸則解釋,女兒一頓飯可以點10份外送,1個月的開銷高達2萬人民幣(約8.7萬新台幣),十分驚人。

她全身精品「沒錢做減肥手術」!醫看破1盲點:身心出問題

現代人常因為肥胖問題困擾,但可能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了心理層面。外科醫師陳榮堅就在粉專分享,有位女生整身精品來洽詢減重手術,卻為了手術費用討價還價,一問之下才驚覺,「身心也出了問題」。

9吋蛋糕秒嗑光!女友「日喝5杯」...他崩潰:年胖30kg 網心疼了

很多人都愛吃甜食,不過如果沒有克制、胡亂飲食,不但會導致體重飆升,對身體健康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一名男網友就發文表示,女友近期似乎患有暴食症,每天一定要喝5杯飲料,在短短一年內竟從50公斤飆到80公斤;而他為了對方的健康著想而好意提醒,卻反被認為這是嫌棄的表現,讓他相當煩惱。

 愛吃怕胖竟是病!專家:很多人不知已患病…「7大症狀」中了快就醫

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又稱嗜食症),是用來形容無法控制、不斷進食這種行為的醫學專有名詞。如果認為自己在進食時,沒有自我控制能力;整天幾乎都想著食物;會偷偷進食;會用食物當作排解壓力和無聊的出口;想停止吃東西,但做不到,並因此對自己感到不悅,那就可能罹患暴食症。若沒有意識到自己患有此病,並置之不理,則可能為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例如:過度肥胖(Obesity)。

隱形「暴食症」 可能就在你身邊

相對於厭食症,「暴食症」的患者更多,可能就在我們的身邊。 但是,暴食症患者鮮少被發現。

熱衷減肥「吃了又吐」電解質不平衡 19歲暴食症少女猝死家中

為了追求苗條的體態,許多人想盡辦法減肥,但如果用錯方法,甚至可能賠上性命。南韓釜山一名19歲少女某天吃完早餐回房間補眠,卻就此不再醒來。經過驗屍後發現,她是因不斷重複暴食和嘔吐的行為,才會猝死家中。

肥胖和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易引起心理問題以女性居多

根據研究顯示,佔51%的暴食症患者都有憂鬱症病史,其中37%的肥胖女性就曾罹患重度憂鬱症;郭育祥說,主要是因肥胖和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尤其當自律神經失調出現時,就可能會有焦慮、恐慌等現象,這時也很容易被誤認成憂鬱症。

治療過動症、暴食症用藥 食藥署增列二級藥品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日公告修正管制藥品分級及品項,增列於美國FDA核准使用於治療過動症、暴食症的處方藥離胺右旋安非他命(Lisdexamphetamine)為第二級管制藥品,新興濫用物質AB-CHMINACA為第三級管制藥品,並加強流向管理,避免遭流用或濫用危害健康。

餐前養成喝水習慣 減重「開外掛」加倍快

相信年後減肥,肯定是開工以來,生活上的必要功課之一!但事實上,有一種方法能夠助減重事半功倍,此法不是繁如十年功,更不是大把銀子才能買來,其實只要養成「餐前喝水的習慣」,就能讓減重的速度,瞬間「開外掛」。

「國民妹妹」IU爆紅太空虛 壓力大患暴食症吃到吐

南韓「國民妹妹」IU年僅21歲已經出道6年,靠著甜美的外表以及好歌喉廣受觀眾喜愛。看似擁有人人稱羨的生活,但日前卻在節目中公開了自己對生活的不安感以及曾罹患暴食症的過去。她表示曾經因內心空虛而透過大吃來紓壓,時常吃到吐,後來接受治療情況才好轉,讓外界大吃一驚。

喜怒哀樂都想吃東西? 女性暴食症患病率是男性的十倍

我們從很多電影裡面會看到,女生一遇到壓力一遇到失戀,就開始藉著大吃大喝來發洩,吃甜膩膩的蛋糕、巧克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炒飯、炒麵,或者是油炸的鹹酥雞、薯條。開心時也用吃來慶祝,壓力大時也用吃來發洩,傷心時也用吃來平衡情緒,"吃"似乎變成一個萬用的藉口。

基因惹的禍? 美研究:酗酒容易出現暴食症!

喝太多酒容易造成飲食出問題!根據美國最新醫學研究指出,酒精成癮患者較容易出現飲食失調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暴食症(Bulimia Nervosa)的狂吃與清除行為習慣(purging habits),原因可能是基因所致。

愛大吃大喝減壓 小心無效恐傷身

想透過大吃大喝來舒緩情緒,恐效果有限,甚至可能演變成暴食症、厭食症等精神疾病;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輔導科心理師柯俊銘指出,進食雖能暫時轉移注意力,但過程中不但容易攝取過量的高油脂等,放縱後,可能會因吃太多導致罪惡感,造成內心更大負擔。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