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人氣王現實會被討厭?心理分析善逸「焦慮爆棚」原因+解方

▲▼鬼滅之刃我妻善逸。(圖/翻攝自Facebook/MUSE木棉花)

▲《鬼滅之刃》我妻善逸被粉絲票選為人氣王,不過現實中若有這樣性格的人,未必同樣受歡迎。(圖/翻攝自Facebook/MUSE木棉花)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日本動漫《鬼滅之刃》人氣角色我妻善逸,在《週刊少年JUMP》被13萬讀者票選為「人氣王」並多次蟬聯,他的行為被許多人認為非常可愛;然而這樣的性格若到了現實中,很可能讓人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心理諮商師林萃芬分析,善逸經常誇大負面事件,引發過度焦慮、災難化思考,這樣的人在現實中也存在,並提出3招方法練習緩和。

《鬼滅之刃 柱訓練篇》即將開播,並在大銀幕搶先上映《「鬼滅之刃」絆之奇蹟,邁向柱訓練》,而心理師林萃芬曾經透過《鬼滅》的許多角色來分析心理,幫助讀者更了解人的行為背後,內在隱藏的面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在著作《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曾以人氣角色「我妻善逸」來分析,提到「過度焦慮」這個行為,經常是渴望追求優越,卻感到力不從心時的自然反應。當「害怕」的程度超過了「問題」本身,就會造成適應上的困難。許多孩子也會有這樣的反應,可能出現在「開學症候群」中。她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幫助孩子們克服恐懼和焦慮。

▲《鬼滅之刃》善逸在每次面臨任務時,總是陷入極度焦慮和恐慌之中。圖/翻攝自日網)
 
善逸在每次面臨任務時,總是陷入深深的焦慮和慌亂之中,他的內心掙扎經常反映在所說出的話語中,「我非常柔弱」、「我沒有足夠的力量」、「我要死了嗎?」、「我馬上就會死掉」、「我就是做不到」、「我的膝蓋不聽使喚」、「我就是最討厭自己的人」。這些自我對話,雖然無法改變實際發生的事情,卻深刻影響他面對這些情況的心態。

林萃芬說,當人在感受到強烈的焦慮、壓力時,常常會本能地試圖逃避那些引起焦慮的源頭。而對善逸而言,隨著任務執行地點的臨近,他的恐懼也不斷加劇,最終進入一種歇斯底里的尖叫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他會不自控地發抖、哭泣、亂跑,甚至向周圍的夥伴尋求幫助和安慰,「你一定要幫我,救救我」、「你們會保護我,對不對」、「拜託,不要丟下我不管」、「不要用那種眼神看我」。
 
林萃芬說明,我妻善逸之所以展現出極度恐懼的自我對話和恐慌的行為,根源在於他的思維方式充滿「焦慮性」和「災難化」的特徵。首先,他總是活在未來,對每件事情都抱持著最壞的打算和預期。其次,他的思維方式常常「過度誇大」,讓他把負面的事情看得更嚴重,感受到更多的焦慮。
 
善逸經常將不愉快的事件「災難化」,只要感到一絲不安全,他就會覺得世界末日即將到來,這種思維導致他感受到極端的焦懼和不安;最後,他無法忍受不確定感,對於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感到極度不適。
 
為何我妻善逸會有這些「焦慮性」及「災難化」的思考?林萃芬分析,或許是善逸成長的過程中,曾經失去對自己的掌控,常常淹沒在強烈的焦慮、恐慌的情緒中,以至於當他感到驚恐的時候,就會瞬間退化成一個沒有自信、不知所措的受傷小孩。而在極度恐慌的情況下,還會出現心悸、冒汗、發抖、呼吸急促,彷彿快要死掉、快要發瘋的身心反應,讓他急著逃離自己害怕的事情。
 
如何有效降低「破壞性負向想法」?林萃芬提出三個練習方法如下:

●自我練習一:暫停破壞性的想法

要有效減少我妻善逸的「破壞性負向思考」,首要步驟是暫停這些思考,就像讓電腦關機一樣。這樣做不僅能讓善逸的「焦慮性」和「災難化」思考暫停,還有助於讓他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因此,如果善逸來接受心理諮商,我會引導他進行心律呼吸法,以幫助他停止混亂的思緒。
 
●自我練習二:試著接納自己的焦慮與壓力

我們在分析善逸的心理狀態時注意到,「焦慮性思維」佔據了他所有的注意力,尤其在感到焦慮或壓力時,這種思維模式會讓他過度擔憂。為了幫助善逸克服這種狀態,有幾個策略:首先,幫助他學會接受自己的焦慮,培養耐心面對生活的挑戰;其次,鼓勵他避免自我評斷,減輕自我批評帶來的壓力;再者,學習忍受不確定性,並練習放手控制。這些策略旨在協助善逸和其他經歷類似心理困擾的人,建立更健康的心態,以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的挑戰。
 
【自我練習三】跟自己的「想法」對話

當你發現自己經常有類似善逸的「過度誇大」和「災難化」的思維,並為了還未發生的事情感到擔憂和恐懼時,與自己的思維進行對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首先,問問自己:「這件事情以前發生過嗎?」這有助於你理清是否有具體的經驗基礎來支持你的擔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進一步思考:「為什麼我會這麼擔心?」最後,嘗試具體界定你所擔心的具體內容。通過這種方法,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擔憂來源,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這些無謂的恐懼。
 
擔憂源於想像,尋證據釋放心靈,記錄日記解焦慮

在「尋找擔心證據」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所擔心的事情實際上並不存在,它們只是我們「想像」中的產物。思考一下,我們是否為了這些未發生的事情耗費了太多的心理能量?當你再次開始為「沒有發生的事情」擔憂時,試著要求自己提供具體的證據,而這些證據必須是常常發生的才值得擔憂。此外,善逸可以像炭治郎那樣,嘗試記錄行為日記,來尋找焦慮的根源和解決方法。
 
林萃芬表示,在諮商過程中,發現有許多人和善逸一樣,容易陷入極度的慌亂、焦慮和恐懼。雖然他們的行為表現可能沒有善逸那麼誇張,但生理上的痛苦程度卻相似,包括心悸、冒汗、發抖、呼吸急促、窒息感、胸痛、噁心、腹部不適、頭暈等症狀。她建議,若遇到這些情況時,請尋求心理師或精神科醫生的協助,一方面尋找情緒的根源,另一方面透過藥物緩解症狀。

★資料摘自時報出版《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解析角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培養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作者為諮商心理師林萃芬。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