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豆乾!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群全面開館 3條漫遊路線一次看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群」全面開館,推薦3條漫遊路線。(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大溪不只有豆乾!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群在今年11月中宣告二期工程修復完工,長達6年的努力下,今年共加入10棟新開放的館舍,達到全區開放營運的里程碑,而當地也規劃3條漫遊路線,包括崖線上的古蹟郊遊、走入大溪職人聚落拜師學藝、老屋音樂迷幻夜,喜歡藝文、探訪老屋漫遊的旅人快筆記。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戚菫芃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戚菫芃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大溪老城區約莫在1813年發展,時光的醞釀下,走出獨有的文化記憶與生活型態;林立的清代街屋建築,日治時期的牌樓、中正公園、宿舍群等,讓整個大溪儼然就是一座博物館。為了珍惜這裡的歷史風貌與人文風采200年,「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Wood Art Ecomuseum),簡稱木博館」誕生,不僅修復大溪普濟路沿線的歷史建築、分年分階段開館,更與時俱進,連結連結在地社群,讓文化及歷史空間交融發酵,如今木博館也分享3條漫遊路線攻略。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崖線上的日式警察宿舍群。(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路線1:崖線上的古蹟郊遊

大溪木博館宣告全面開館,目前公有館舍計有11個主題館、4個子展廳、8個服務設施,街區中還有32個民間街角館,展現大溪生活多元面向及特色主題。最新修復完成的日式警察宿舍群,包含「工藝交流館」、「工藝基地」與「物產小舖」等主要館舍及其他服務設施。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崖線上的日式警察宿舍群。(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嘟嘟嘟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其中「工藝交流館」的首檔展覽「ReBorn:從土埆厝重生的木家具」,保留宿舍群修復工程中拆卸抽換而無法再使用的木料,結合大溪老街的土埆牆意象,發展出傳達永續自然意念的創新家具!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新開主題館「工藝交流館」。(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而「工藝基地」則是由六連棟等三棟歷史建築的再利用,作為工藝師駐村空間、工藝教室、木工場及工藝傳習室。目前導入木藝及漆藝工藝,透過國內外工藝師駐村傳習,培育人才,同時也是常設展「大溪老厝邊-警察宿舍群生活故事」的展區。

木博館絕大部分的主題館舍,都沿著老城區裡的大溪普濟路分布,從大溪公園到木博館館舍群,形成綠意豐富且具歷史文化故事的廊道,如同走在時光的崖線上,讓人循線探索。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新開主題館-物產小舖,每週或隔週皆開設醃漬食物體驗課程。(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路線2:走入大溪職人聚落學藝

主題館舍空間成為大溪職人群及街角館夥伴交流推廣的最佳平台,其中工藝基地以在地木工藝為核心,除了發展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木生活器物,並有藝師駐村空間,與生活工藝推廣課程,提供豐富的動態體驗。

▲▼大溪職人體驗營(圖/戚菫芃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大溪職人體驗營。(圖/戚菫芃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日籍漆藝師鳥毛清將於明年(2022年)2月進駐;物產小舖則是以推廣體驗大溪生活風土智慧,與工藝職人一起過生活為主題,結合策展、餐飲、課程及風土體驗活動的複合式空間。

博物館群儼然成為新的生活工藝體驗聚落,每週或隔週皆有開放木藝小學堂、工藝體驗及醃漬食物等課程,讓遊客不只是遊逛,更能入門一項技藝、深入與大溪職人店主互動,感受真摯而熱情的大溪味。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嘟嘟嘟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漫遊夜大溪,光廊道讓博物館群日夜都迷人。(圖/嘟嘟嘟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路線3:老屋音樂迷幻夜

沿著公園崖線行走,入夜後的大溪有別於白天,展現迷人氣息,包括曾在2020年獲得台灣光環境獎的「大溪歷史光廊道」,讓喧嘩熱鬧的大溪瞬間沈靜,散發歲月靜好的夜色風華。

▲▼漫遊夜大溪,老屋小酌蘭夜。(圖/黃天天攝影/大溪木博館提供)

▲漫遊夜大溪,老屋小酌蘭夜。(圖/黃天天攝影/大溪木博館提供)

而藏身於老城區的店家,紛紛切換「夜間模式」,包括位於新南老街上的「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每週四限定夜間食堂,由日本媽媽近藤香子掌廚,訂餐客人都是為了香子的道地廚藝而來。

另一個私房行程,則是由蘭室茶坊固定舉辦每月一會的小酌蘭夜,不僅引領民眾漫步崖線廊道、點燈的新南老街,在故事中走入清代秀才的宅邸,還能跟著DJ音樂及蘭室特調,享受一晚奇幻的老屋之夜。

▲▼「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3條漫遊路線。(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主理「笑班」的近藤香子,每週四在新南12推出的日式定食料理,是老玩家口袋名單。(圖/dayday攝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木博館建議,旅人們可以安排2天1夜漫遊大溪,走進由百年光景構築而成的生活聚落「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跟著職人來場手作木器小物或是漬物鹽麴料理,遠眺崖線外的絕美夕陽及溪谷夜景,探索夜晚的大溪人家風味,相關活動資訊可至大溪木博館官方網站查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