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is足跡/迪化街的文藝復興運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能夠不用明火做成私廚餐廳,主廚的勇氣應該要很夠吧。


圖・文/Whereis足跡

對於台北第一老街的迪化街,大家的印象不外是:城隍廟、南北貨以及狹長的巷弄以及建築。就在現在都更案在全台各地風起雲湧的推動的時候,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迪化街算是很早就遇到都更與文化保存的問題。把時間轉回到1977年的時候,當時的內政部都委會就已經指定了迪化街要拓寬成為20米的都市計畫道路。只是當時就開始遇到了迪化街住民正反兩方意見的相互拉鋸,現在走在迪化街上,有時候會發現一些內縮空出一片廣場的地區,很多都是因為這一段期間,重新改建所留下來的壁影殘跡。


所幸後來雙方的溝通協調得宜,使得現在的迪化街慢慢的出現了一些具有文化水平的商機。

如果現在還以為迪化街只有南北貨可以買那可就大錯特錯。一些精巧的咖啡廳或是私廚餐廳也慢慢的在這些老房子中出現,而且落地生根。就拿位在霞海城隍廟前面的「福來許」來說,這一家名字聽起來有點怪異的餐廳,就連經營的模式也非常特別。這是由五個與迪化街有些淵源的朋友們一起組成的團隊。主廚沈伯翰因為喜歡吃肉,所以刻意把這家店名取為「福來許」其實就是德文的肉(Flieisch),但是要在迪化街開餐廳「不能用明火」,是一個很大的致命傷,沈伯翰想到把德國式的燉肉,放在旋風烤箱中,解決了沒有明火不能控制火侯的問題。但是一棟迪化街的老房子,不會只有一樓的空間。如何把客人帶到二、三、四樓,也的確讓這個團隊傷透了腦筋。團隊成員的林立勛就說:「把一、二樓當成下午茶的空間,三樓則是做成私廚餐廳以及藝術家駐點的空間。」這的確是一個聰明的方式,迪化街的歷史與文化,有時候必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更容易浮現出那種淡淡的文青味。尤其在南北貨的大本營中,吃上新鮮的食材所做的料理,應該更有一番風味。




除了著力在飲食的創意與發想之外,福來許團隊中的這一對年輕夫妻林立勛與阮婷憶還積極投入迪化街周邊商品的開發。林立勛說:「原本家裡就在迪化街附近做刺繡生意,對於迪化街也有一種深厚的感情,所以現在也利用一些雷射雕刻的技術,配合大家對於霞海城隍廟姻緣、月老的期待,而有些像是喜字杯或是喜字的刺繡。」從這裡,除了可以看到傳統文化被年輕人重新找回來的喜悅,還能看到他們正積極的用他們的語言希望能與懂得老文化、老文藝的新生命溝通。


從迪化街的街道拓寬中止,一直到福來許以及許多不同的文創商店以及咖啡廳的進駐,有時候會有一種很深的體會與感動,原來文藝復興就是在這種一點一滴的累積中,慢慢堆疊出來的,少了這些文化深層的律動,文藝又怎麼能夠復興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名家熱門新聞

靈鷲山台東中心法會贊普回饋地方

愛劈腿?圖解6大「感情線」手相

夢到貓咪代表什麼意思呢?

墾丁陰陽交界處藏「五行八卦陣」

富二代肇事傷人父母欲蓋彌彰

7道超下飯的絞肉料理

超市火鍋肉片變出5道美味料理

脂肪VS.肌肉 看了想減肥的照片

康熙來亂之「朕不給,你不能搶」

藥品GMP、食品GMP 傻傻搞不清楚

別走韓《盈德凶宅》樓梯否則....

變男變女變變變 怪奇樂團女王蜂

Whereis足跡/由布院?湯布院?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