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泉把醫生當終身志業 再將專業投入立法院

▲ 蘇清泉每周六親自看診的習慣從不間斷。(圖/蘇清泉提供)

記者陳佳雯/採訪報導

出身屏東的蘇清泉,除了是國民黨立委之外,更是有名的心臟外科權威,也是少數願意留在東港為鄉親服務的醫生之一,不管每天國會的工作有多忙碌,他依然堅持每周六親自幫鄉親看診,問他為何如此堅持?他只說,「立委、民代、院長都是暫時的,只有醫生的志業才是一輩子的。」

蘇清泉本周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談到醫學院畢業的他,當初為何放棄大醫院的工作以及出國深造的機會,卻選擇到屏東東港建設了安泰醫院?他笑說,自己從中小型醫院甚至到大型醫院都有待過,曾在台北馬偕實習,後來從外科總醫師到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也曾經申請好要去美國匹茲堡,但後來選擇回東港服務,原因很簡單,蘇清泉說,「會回東港是因為自己是在地人,父母也希望我回去」,如果當時去美國或許會有不同的發展,但可以很肯定的是「到美國是服務美國人」,就美國跟台北來說,並不差一個醫生,但相對於東港來說,「自己是被需要的」。

蘇清泉說,太太一開始在台安醫院後來到美國羅馬林達大學(Loma Linda University)學牙周病,當決定要回東港服務時,太太依然決然的跟他一起回東港醫院服務,他表示,對於太太一路陪伴與支持,很感動也很感謝,當時從6、70床的小醫院開始打拚,到現在也經營20年了。

▲ 一邊當立委,還是努力精進自己的醫學知識與技巧,因為他說,「醫生是一輩子的。」(圖/蘇清泉提供)

蘇清泉說,他都會跟安泰的醫生說,在大都會裡我們只是一群醫生中的其中一個,但在偏遠地區能夠感受到「是被需要的」,這種精神上的滿足無可取代。因此還有一些醫生將整個家庭都遷移到屏東,以前或許會考量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可能會較比不上大都市的資源,但是這兩三年來繁星計劃後,這些醫生們的孩子不用擔心升學問題,只要表現不錯一樣可以有好的學校或醫科唸,雖然人在屏東,但機會是均等的,如此一來也可以吸引更多醫生願意下鄉。蘇清泉說,「台灣的醫生並不是不夠,而是沒有平均分配」,都會區太多,相對於鄉下又太少,在到屏東的這20年來,一直感覺到被需要。

而蘇清泉一直到現在每個禮拜六還是堅持回屏東看診,他說,主要是因為很多過去開過心臟的病人一直到現在還是固定回診,而家裡就連岳父已高齡93歲都還在看診,因此他認為「當醫生是一輩子的事情」,蘇清泉說,甚至有些固定回診的病人也曾對他說,「你去當立委,不管我們了」,這讓他聽了感到很心疼,如果真的分身乏術,有些病人會幫忙分類轉給需要的科別,而轉不走的就保持自己看,如此也可以讓自己維持進步,研討會也會盡力參加,因為就算身為立委,醫療專業也持續update、不脫節。對於身為立委的蘇清泉來說,「當醫生是一輩子,民意代表、立委都是短暫的,權力中心雖然在行政院,但權力的平衡只能在立法院」,雖然如此,但對他來說兩者皆是服務社會大眾。

提到讓蘇清泉最感動的事,他表示就是把人從手上救回來,自己本身從事心臟外科,在救治病患的時候很難有第二次機會,「通常刀子一開,才發現不好時,還要讓心臟停一次機會都不大,所以在當心臟外科醫生必需要精準有效率。」

他說,因為自己是醫生,知道很多醫療問題,有了專業就可以持平來看問題,這對於醫療從業人員有很多幫助,相對於當立委來說,也可以讓制度更完善,自己也已經屆齡退休年齡,蘇清泉還是想跟大家一起努力,創造更好的醫療從業環境與產業發展,帶給百姓健康的環境,政府有效管理財務平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