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稻源自珠江流域 雜交培育普及各地

我們想讓你知道…現代人怕胖,反而都不吃米飯了。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今天發表的稻米基因體序列「地圖」,所有稻(亞洲型栽培稻)的始祖來自中國珠江流域。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近一半人口的主食,與小麥、玉米並列「三大」作物,供應全球糧食所需,迄今已衍生出數百個品種。

這篇發表在《自然》期刊(Nature)上的論文說,第一批栽培稻的品種「粳稻」(Oryza sativa japonica,蓬萊米),是由數千年前華南珠江流域中游的野生稻栽培而成。稻可分為兩個主要亞種,「粳稻」和「秈稻」(Oryza sativa indica,在來米),粳稻粒短具黏性,秈稻粒長而不黏。

稻的起源,是科學界長期爭辯的議題,科學家對第一種稻出現的時間、地點始終爭論不休,有人主張,第一種稻出現不是單一事件,而是兩種野生稻同時為人種植為栽培稻。

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韓斌為首的研究群匯集了巨大的資料庫,來比對稻米基因體(基因組)序列的細微變化,資料庫涵蓋了各地不同型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446種,粳稻和秈稻共1083種。野生稻是現在食用、販賣稻米的原生種。

韓斌和他的團隊早於2010年11月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上發表《水稻地方品種重要農藝性狀相關基因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Article)之後,在水稻複雜性狀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和栽培稻遺傳多樣性研究中又取得新突破,論文同樣以Article形式於2011年12月再度發表在《自然—遺傳學》期刊上。

若干理論認為秈稻與野生稻是各自獨立栽培出來的,研究人員說,透過拼出稻米品種的譜系,就能證明這種理論是錯的。第一種秈稻應是由粳稻和野生稻雜交培育而成,這個雜交種後來傳到東南亞、南亞,農民為適應各地環境,栽培出數種品種,因而產生獨特的秈稻。

這篇論文沒提到人類將野生稻培育為栽培稻的確切年代。不過,2011年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篇論文說,第一種栽培稻出現於8200年前,這個時間符合中國長江流域出土的考古證據。

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一份報告指出,在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馴化過程中,人類已經選育了大量的遺傳多樣性豐富,並具有優質、高產、抗病抗逆和適應不同生態環境生長等優良農藝性狀的水稻。

註:粳,讀音ㄍㄥ;秈,讀音ㄒ|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新奇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