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日前透露,對美國經濟發展有「超壞預感」。而美國總統拜登對此回應道:「我想他登月之旅需要很多運氣吧!」。 今年以來,世局紛紛、俄烏戰爭、通膨加劇、聯準會(Fed)進入升息循環,並開始縮表,經濟衰退疑慮升高。令人好奇的是,當企業執行長與總統說法南轅北轍時,孰是孰非?
2022-06-06 18:18美國聯準會5月升息;接著,6月起將每月縮表475億美元,3個月後增至950億美元。有經濟學家憂心,聯準會若升息過度,可能釀成經濟衰退,股市也將進入熊市。一旦景氣循環將進入衰退期時,意謂著聯準會將採貨幣寬鬆政策,通常就是降息循環;而當景氣循環由復甦期轉向擴張期,則會逐步結束寬鬆,取而代之的就是升息循環。
2022-05-16 11:37世界貿易組織(WTO)於4月初下修今年的全球貿易成長率,由原先估計的4.7%,大幅降至2.5%,正反映全球供應鏈問題未解。雖然台灣近幾個月出口仍表現強勁,然兩岸貿易依存度相當高,在疫情升溫,全球及中國大陸經濟面臨下修情況,未來仍存在隱憂,不少機構已下調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實不容樂觀。
2022-04-25 12:31近年來,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漲勢尤為顯著。在營建成本大漲、海外台商重組供應鏈、積極回台買地擴廠,以及貨幣寬鬆的超低利率等原因下,房價自然水漲船高。但央行打房若「緊縮第二戶限貸」是否合理?內政部的這五大重拳能否對症下藥,有效抑制房價、遏阻炒房及穩定房市?
2022-04-19 12:07時值「俄烏」烽火漫天之際,最新一期(2022/2/26)出刊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有一篇焦點議題“China’s techno-dependence”-China wants to insulate itself against Western sanctions."主要是探討中國大陸試圖科技自主以因應美中科技戰,本文擬進一步分析,以饗讀者。
2022-03-02 23:00近年政府頻頻打房,但房價依然居高不下。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去(2021)年第3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36.90%,較上季上升0.63%,較去年同季上升0.14%,房價負擔能力為略低等級,新北及北市分別為48.48%及63.11%。此外,全國平均「房價所得比」為9.24,為2017年第3季以來最高。
2022-02-18 16:55全球金融市場極不平靜,美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由1/4的36,799.65歷史高點,跌至1/25的34,297.73點,幾個交易日跌2501.92點,跌幅達6.8%,S&P500同期跌437.09點,跌幅達9.1%;代表科技股的那斯達克指數跌2083.42點,跌幅達13.3%,費城半導體指數共跌658.15點,跌幅達16.4%,幾乎快進入熊市,投資人哀豪。
2022-01-27 23:00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房價不斷走升固然讓GDP更為亮麗;但房價長期上漲的背後卻離不開「炒房」,徒讓購屋自住者的負擔日益加重,最後僅能望屋興嘆;台灣如此,中國大陸也不遑多讓。既然,房地產成了大陸經濟成長重要支柱,那打房勢必兩難。
2022-01-20 00:00台灣因人口快速老化加上少子化,以及壽命不斷延長,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2018至2065年)」預估2026年的65歲人口比例將達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這現象也讓扶老比[(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15~64歲壯年人口)×100,即每100位壯年人口要扶養的老年人口數]不斷上升。
2021-10-22 14:44新北幼兒園群聚感染擴大,基因定序為Delta變種病毒,截至9月9日的累計確診人數已達27例;若疫情未控制,不排除全國再度升至三級警戒。另一方面,財政部甫公布的 8月出口及進口金額均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尤其出口連14紅,表現令人驚喜,但內需服務業卻因Delta疫情陷入陰霾,雪上加霜。
2021-09-10 12:08持平而論,台灣加入區域經濟合作已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既然加入RCEP機會渺茫,就必須集人火力加入CPTPP、儘速做好法規調適、排除內外障礙,積極行動。
2020-11-13 09:30拜登當選上任後將實施「拜登經濟學」,聚焦加重富人稅負、照顧低收入及弱勢家庭;啟動能源轉型、推動綠能基礎建設;擴大支出以提振經濟及就業、重回傳統的多邊主義、恢復美國在國際間的領導地位等重點。然在財政赤字惡化、疫情未解除下,經濟復甦前景仍充滿疑慮。
2020-11-09 11:04阿里巴巴集團及螞蟻集團王國的坐大,欲獨立於中國大陸金融監管的野心,無疑是對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挑戰。特別是,「國進民退」乃習近平的紅線,各民企老闆欲想分食「一四五規劃」大餅,吃香喝辣,得先管好自己的嘴巴外,更要服從監管當局法規。
2020-11-05 10:07今(2020)年適逢第一個百年之際,卻面臨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及經濟下行的重大轉折與考驗。因此,中共當局在本次的「五中全會」,通過「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除了經濟戰略承先啟後,因應未來變局外,也能藉此鞏固習近平領導核心。
2020-10-30 10:18儘管南韓朝野對李健熙評價兩極對李健熙個人評價兩極,但他的辭世,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三星集團未來的挑戰將更大。
2020-10-26 10:25美元短期弱勢,台幣偏強態勢暫難扭轉。準此以觀,半年或一年內,「28」元左右的新台幣匯率成為新常態不無可能,但中長期變數太多,實在難料。
2020-10-16 10:16審時度勢,台灣係一叢爾小國,除了與美維繫良好關係與溝通管道,更要以「實際的行動」打破兩岸僵局、促進經貿交流,才是台灣長久之道。否則,欲用口號「親美和中」,一石二鳥,恐戛戛乎,其難哉?
2020-10-12 10:25最新民調顯示,川普「6大關鍵搖擺州」勝拜登,這也讓拜登陣營憂心,川普可能會製一個「10月驚奇」轉移焦點,逆轉選情。持平而論,川普的確診平添美國政經情勢不確定性,亦不利其經濟復甦。
2020-10-05 10:42美國經濟是否走向復甦之路,鮑爾的談話已告訴大家,眼前仍是充滿荊棘,美國總統大選在即,更加深市場疑慮。但台灣經濟基本面相對穩健,不少上市櫃公司獲利超乎預期,只要在合理的本益比下,股市都算健康,投資人可在不理性的恐慌中選擇績優股佈局。
2020-09-25 10:45台灣產業高度依賴出口外銷,又因出口產品幾乎都以美元計價,新台幣勁揚讓出口商哀鴻遍野,而人民幣升值也讓台商出口業者吃足苦頭。短期來看,除非央行及人行進場強力干預;否則,這波升值之勢難擋。
2020-09-21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