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變綠洲!寧夏工人鋪「草方格」治沙 竟將沙漠推後20公里

 記者蔡儀潔/寧夏報導

一個羊蹄印踩下去,會沙化多少土地?答案是1平方公尺。在大陸寧夏,過度放牧是導致土地沙化的主因之一,當地民眾和政府上世紀起便致力於治沙,將一片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將沙漠向後推了20多公里。職工張學雲回憶起1993年來到沙地的場景,直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沙漠,沙地,沙,沙漠示意圖,寧夏,白芨灘。(圖/記者蔡儀潔攝)

▲在毛烏素沙地每年有1億噸黃沙傾入黃河。(圖/記者蔡儀潔攝)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無飛鳥,地上無寸草」一句在寧夏流傳的順口溜,道盡了黃沙帶給百姓帶來的苦楚。實際上,濫墾、濫牧、濫採...這些都是導致土地沙化的原因,在毛烏素沙地每年有1億噸黃沙傾入黃河,相當於每1分鐘,就有7輛20噸載重卡車的黃沙倒入黃河。

▲▼ 沙漠,沙地,寧夏,白芨灘,治沙,荒漠化。(圖/記者蔡儀潔攝)

▲治沙工人在鋪草方格。(圖/記者蔡儀潔攝)

中國大陸作為全球土地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長期致力於生態修復。記者日前實際前往毛烏素沙地西南側的白芨灘保護區,印入眼簾的是遠方連綿不絕的黃沙,中間是工人們鋪好「草方格」,近處則是已經生長出的耐旱植物。

▲▼ 沙漠,沙地,寧夏,白芨灘,治沙,荒漠化。(圖/記者蔡儀潔攝)

▲▼ 草方格能起到「固沙」作用。(圖/記者蔡儀潔攝)

▲▼ 沙漠,沙地,沙,沙漠示意圖,寧夏,白芨灘。(圖/記者蔡儀潔攝)

首先,治沙工人會用鐵鏟將乾草壓入沙地中,上方留出約三分之一的麥草,以草方格「管住沙」;在雨季時,工人們在方格中間撒播草籽、灌木種子,麥草吸水後能為植物提供水源和養分,在迎風坡、丘間低地則種上檸條、花棒、沙拐棗等耐旱灌木;採取滴灌節水技術,精準灌溉植物。

▲▼ 沙漠,沙地,寧夏,白芨灘,治沙,荒漠化。(圖/記者蔡儀潔攝)

▲張學雲參與治沙已經接近30年了。(圖/記者蔡儀潔攝)

職工張學雲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介紹,每個治沙工人每天都要完成500個「1X1公尺」的草方格,他們還在此基礎上,探索了「1+4」精準技術,即草方格固定流沙,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種子、營養袋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四項技術互為補充。

張學雲透露,自己1993年便來到白芨灘治沙,當時這裡是寸草不生,不通路不通水,吃飯時要「躲」在外套內,不然飯裡都是沙;7、8月雨水多時,別人在家躲雨,他們則是要衝進雨中種草。

他接著介紹道,治沙需要反覆鞏固作業成果,因為一場大風沙襲來,就有可能將種好的草方格掩埋覆蓋,如今接近30年的治沙工作,自己見證了沙地翻天覆地的變化。

白芨灘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魏蒙亦回憶起治沙艱辛,例如清晨4時許起床,5時開始勞作,夏天時正午地表溫度超過40攝氏度,等到下午4時天氣涼快點再繼續工作,晚上7、8時才收工,晚上就地搭帳篷睡覺。

據魏蒙介紹,如今每年平均造林20000畝,將沙漠向後推了20多公里,治理面積超過30萬畝。另外,以王有德為核心的骨幹進行改革,當中包括鼓勵職工「內部創業」,以承包方式引水拉沙造田。

▲▼ 沙漠,沙地,寧夏,白芨灘,治沙,荒漠化。(圖/記者蔡儀潔攝)

▲一些草方格中間的植物已經生長出來。(圖/記者蔡儀潔攝)

以張學雲為例,他一年種1萬個草方格,栽植1萬株樹苗,治沙100畝,治沙收入為1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4萬元,同時靠承包林場的經果林和苗圃,另外再有額外收入。從以前「治沙越治越窮」,到現在以綠化公司、研學教育等多種經營反哺治沙。

魏蒙表示,白芨灘保護區的沙地基本已經治理完了,目前特地保留了2萬畝沙地用以研究;保護區主要工作是發展沙產業,例如在沙地種韭菜、蘑菇、甘草、果林等。

▼ 寧夏治沙實現了人進沙退。(圖/記者蔡儀潔攝)

▲▼ 沙漠,沙地,寧夏,白芨灘,治沙,荒漠化。(圖/記者蔡儀潔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