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篩檢做得不夠!前台大醫籲「用在刀口」:輕症不值得快篩又PCR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拋出「快篩陽性取代PCR確診」,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目前不是適當時機,相關政策便不了了之。不過,醫界仍有諸多聲音,盼能真正達成「輕症有效管理。」前台大醫師林氏璧就直言,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把PCR用在刀口,「輕症不值得你又要快篩又要PCR。」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日前就提到,台灣PCR單日陽性率已經日漸升高,意味著檢測做得不夠外,病毒也在社區愈來愈盛行。因此他個人十分贊成在盛行率很高的狀況下,加上有症狀時,快篩的準確度高,偽陽性機率不大,「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前提是要有配套,且在高流行縣市執行即可。

林氏璧在3日的《有話好說》指出,目前PCR量能平均約6至7萬,雖說陳時中多次提及量能全開可達到19萬的程度,但當Omicron海嘯來臨時,前線醫檢師即便日夜輪班、瘋狂趕工,真的達到了19萬「但也沒有解決問題。」醫師直指,現在的輕症管理並沒有很有效地做好,因為「輕症就是不值得你又要快篩又要PC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氏璧表示,所有要做的演練,包括最重要是「把PCR用在刀口。」輕症的情況不能影響到未來,患者可能開始出現在長者。醫師預想,就算未來真的做到19萬,但PCR結果可能3、4天後才出來,幾乎可說是重蹈香港覆轍。換言之,問題不在於PCR做得不夠多,而是「輕症做太多。」

急診護理師向敏齊也現身說法,其實很多人本來就不需要到醫院,壓縮到醫療量能。他指出,當大家都要到醫院篩檢時,就要多設立篩檢站,甚至是篩到確診,但是輕症或無症狀時,還需要一批人去照護他們。護理師說,醫院不會忽略重症病人需求,這部分也一定是守得最緊的,也就是說,當重症塞爆時,就連原本負責輕症的醫護也必須支援調派到重症區,可是原本他們需要負責的位置又要換誰來扛?

向敏齊描述,當急診人力不足,就必須改由其他護理部或醫護人員支援,「但這些單位原本該有的人力誰來補?」這就是醫療量能被壓縮下的狀況。

▲▼急診,送醫,119,急救,緊急醫療,傷患,病患,轉院,醫護人員,防護衣,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量能,醫院,疫情,防疫,醫療照護,專責醫院,醫事人員,護理師,重症病患,空床率,病床,老年人,老人家,長者,長照,喘息服務,臥床。(圖/記者李毓康攝)

▲急診量能緊繃,醫護人力不足是許多醫院正面臨的難題。(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