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掌握各行業「微解封」分數!專家揭精準防疫2要素:絕不贊成普篩

▲▼ 雨後的虎林黃昏市場          。(圖/記者劉亮亨攝)

▲專家認為,不同場域有須準備不一樣的防疫措施及評估。(圖/記者劉亮亨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7/12降級或微解封的呼聲高,不過指揮中心強調,仍須訂定相關指引及視疫情現況決定。公衛專家指出,以科學理由確實可達成降級條件,但不同場域要有不一樣的風險評估及防疫措施準備;在執行精準防疫上,也要區分是否可做好NPI(非藥物介入措施)與口罩維持,以決定實施檢測。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7)日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再次說明,有關7/12降級可能性,科學理由的確是符合,不過對於各行業的措施指引仍要做足準備。他指出,可藉由「風險評估+防疫措施準備(NPI)」協助評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秀熙表示,台灣場域大部分的傳播風險評估分數屬於2分以下,只要NPI可做到50%以上,場域就符合可降級標準,即便是在中低風險約3-4分,提高NPI,且配合精準檢測也可以把疫情控制做好。

對此,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教授嚴明芳進一步解釋,風險評估指的就是「群聚傳播風險高低」包括評估活動地點是否有社區流行風險,就算低度風險,仍須考慮參加者可能是從外地前往,或是參加族群若有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等,也有可能增加風險。

▲▼集會活動評估表。(圖/翻攝自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Youtube)

▲集會活動防疫評估表。(圖/翻攝自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Youtube,點圖可放大)

辦理形式同樣須納入考量,嚴明芳指出,社交距離、室內或戶外、限制參加者不跨區等,在群聚傳播風險上會有不同高低差異。

至於預防措施部分,嚴明芳說,主要是以主辦單位、團體是否了解規劃活動場地的疫情狀況、當地法令掌握、活動中有人發生症狀是否有配套措施,以進行後續隔離、檢測、匡列,甚至是運送疑似染疫者至醫療單位等交通上的應變;另外,地方衛生單位控管、活動辦理工作人員對防疫認知的教育訓練、防疫物資準備等也必須納進考量。

嚴明芳舉5種場域為例,如:KTV開設,預估為30人參加,但受場地及設備限制,無法改成線上或戶外,且室內社交距離也有侷限,因此傳播風險分數評為5分(中高),防疫措施方面,有通風、對於法令與疾病也有一定程度了解,因此評比54分「防疫準備足夠可加強」;展覽若50人參加,傳播風險評估屬於中低、防疫措施57分。

生活類的靜態場館,電影院如果以50人參加為限,傳播風險約為中低3分、防疫措施59分;至於可在戶外進行的運動賽事,設定有100人參與,傳播風險3分、措施60分;演唱會也控制在100人參加,因為可改成戶外,可加上難以限制參與人不得跨區的條件,所以傳播風險分數3分、措施61分。嚴明芳指出,以上述方式做出綜合評估,風險越高則越不適合該類活動辦理。

陳秀熙指出,在精準防疫上還要區分NPI跟口罩可否維持來實施檢測,假設是無法進行的場域,如:市場等,如何進行員工檢測及消費者檢測部分,是未來要思考的方向。但他也強調,絕不贊成在口罩及社交距離皆可落實情況下,對一般社區民眾進行普篩,仍必須用精準場域,創造降級及微解封的安心場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