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月見「保費大跳殺」引慌亂!壽險公會:疫情後可望逐步回穩

▲辦公室,資料,檢查,員工,註記,同事,職場,煩惱,規劃,計畫,提案。(圖/pakutaso)

▲面對新契約保費大減,壽險公會認為,疫情後壽險業銷售將回歸基本面,並逐步回穩。(圖/pakutaso,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記者楊絡懸/台北報導

壽險業今年1至4月初年度保費(新契約保費)收入年減41%,除了受到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2019年底商品停售效應,今年又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衝擊保險業界短期銷售。對此,壽險公會認為,依據SARS經驗,保費收入可望於疫情後逐步回穩。

壽險公會表示,參考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期間發生的SARS經驗,壽險業界於2002年至2004年間新契約保費收入仍呈穩定成長趨勢,顯見疫情具短期影響性,導致當年度銷售變動,但於疫後銷售仍將回歸基本面。

不過,壽險公會提到,在後疫情時代來臨,民眾對健康議題關注度提高,且台灣處於低率高齡社會環境下,民眾對醫療照護、長照及退休理財等需求仍持續攀升,預期未來壽險業保費收入將會逐步回穩並穩健成長。

壽險公會說明,主管機關引導商品結構調整並降低利差損風險,提升產業體質;保險業的資本體質,可抵禦今年第一季的金融市場波動,今年4月後,整體壽險業的淨值已大幅回升。

▲辦公室,工作,社畜,上班,同事。(圖/pakutaso)

▲壽險保費懸崖出現,傳統型、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雙降逾4成。(圖/pakutaso,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金融市場震盪,壽險業淨值受衝擊而下滑,不過從4月至今,金融市場回穩並收復第一季下跌幅度,4月份淨值回升3154億元,預期5、6月應可進一步回升,平均淨值比仍逾5%,高於監理指標3%,顯示目前保險業者資本水準可抵禦金融市場波動。

其次,壽險業者持續增強資本體質,為接軌國際會計制度IFRS 17及清償能力制度ICS做準備,除預留各種準備金、特別盈餘公積、債券處分損益須逐年分配等措施,也主動發行共2245億元的資本性質債券、2012年以來逾2000億元的現金增資,強化資本。

壽險公會指出,至2019年底,全數壽險業者的資本適足率(RBC)皆達法定適足標準200%,平均資本適足率達290%以上,且有13家業者RBC大於300%,體質遠優於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年僅8家逾300%。

▲生病,咳嗽,口罩,寒冷,過敏,花粉症,風邪。(圖/pakutaso)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提高民眾防疫警覺,也增加投保健康保險的意願。(圖/pakutaso,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此外,壽險公會表示,法規嚴控保險業投資信用風險,低評級債券曝險有限,監理面已有針對業者投資債券信評等級的管控措施,如限制投資BBB至BB+等級債券的額度,以及投資國外公司債及金融機構次順位債的評等,需優於BB+,且不能超過保險局核定國外投資額度的2%。

對於低評級債券,金管會保險局也要求保險公司提存較多資本,因此在債券配置上,也以品質較佳的投資等級債為主,低評級債券曝險少;以2020年第一季為例,BBB-評級以下的國外債占可運用資金約2.1%。

壽險公會強調,整體壽險業債信品質良好,不應以個別債券類別,如新興市場、次順位債或能源產業,驟然斷定債信品質潛藏疑慮。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