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墓中產嬰!出土遺骸腿股間有胎兒骨頭...一半在母體內

▲ 義大利出土一具中世紀婦女遺體,疑似是懷孕時被下葬。(圖/達志/示意圖)

▲ 義大利出土一具中世紀婦女遺體,疑似是在懷孕時被下葬。(圖/達志/示意圖)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義大利2010年出土一具保存完整的中世紀婦女的骸骨,考古學家發現,骸骨的兩腿之間有幾塊小型骨頭。經進一步研究後,推測這名婦女應是在懷孕的狀態下被埋葬,而且在墓中將死胎排出體外。

據《每日郵報》報導, 由費拉拉大學(Ferrara)及博洛尼亞大學(Bologna )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期刊《世界神經外科》(World Neurosurgery)上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這座墓穴可追溯至西元7至8世紀,2010年在意大利北部伊莫拉發現。墳墓內的女子年齡介於25到35歲之間。透過骨頭長度分析,推斷她雙腿內側的這些小骨頭是一具38周大胎兒的骸骨,頭部及上半身在母體外,但下半身仍留在母體內,顯示胎兒可能正準備出生。由於婦女的骸骨面朝上且完整無缺,考古學家相信她是被「有目的」的葬在這個石鋪墓穴中。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相當罕見的「棺材分娩」,埋葬時母子兩人應該都已經死亡,不過隨著母親身體在幾天後逐漸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會引發壓力,使得母體腫脹,器官受到壓力進而擠壓死胎,迫使胎兒離開陰道。

▲ 義大利出土的女性骨骸腿部內側發現胎兒骨頭,專家認定是「棺材分娩」。(圖/翻攝自《每日郵報》)

▲ 義大利出土的女性骨骸腿部內側發現胎兒骨頭,專家認定是「棺材分娩」。(圖/翻攝自《每日郵報》)

研究人員也發現這名女性的頭骨部分有小切口及5毫米寬的小洞,懷疑是義大利中世紀的手術鑽孔痕跡。鑽孔技術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透過鑽進或切入顱骨,來治療包括妊娠疾病等各類型的疾病。雖然不確定她為什麼進行鑽孔,但可能是為了緩和子癇(Eclampsia)所帶來的症狀。由於子癇可能會發生在孕婦分娩前、分娩中或分娩後,這種疾病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發高燒、抽搐、持續性頭部和頸部疼痛,顱內壓增高和腦出血甚至昏迷。這名女性可能是因為妊娠失調,導致相關併發症死亡,也有可能因為鑽孔手術而死。

報告指出,這是歐洲中世紀為數不多有鑽孔的案例,也是唯一一個孕婦死後胎兒受擠壓分娩的案例。她的骸骨出土對於醫學造成兩個重大發現,為神經外科及妊娠的臨床病史留下了新的紀錄。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