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怪足跡來自2.1億年前「手獸」 身長5米可秒殺恐龍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四川金沙江畔「奇怪的足跡」近日證實距今約 2.1 億年,即三疊紀晚期,根據古生物學者初步判定,這是屬於主龍假鱷類的「手獸」留下的。這類生物體型超過5公尺,在三疊紀晚期的四川乃至其他大陸來說,毫無疑問是頂級掠食者,早期的恐龍根本不是牠的對手,會輕易被牠「秒殺」吃掉。

《華西都市報》報導,最先發現足跡化石(圖左,翻攝自鳳凰網)的,是攀枝花市攝影協會主席李學智,他也是一名奇石收藏家。去年,他聽說當地某鎮距離金沙江幾公裏遠的山坡上有一處很特別的動物腳印,有可能是恐龍的。出於好奇他到現場查看,「這些足跡與我在書本上所見到過的恐龍足跡有很大的不同。這些足跡不是3趾或5趾,而是4趾,且形態怪異。」

「這絕對不是一次普通的發現!」中國地質大學恐龍足跡專家邢立達看過照片後,確定這是動物足跡化石。今年3月,邢立達趕赴攀枝花,為了詳細評估地質年代,還特邀四川省地質調查院闞澤忠副院長同行。

將現場考察資料帶回北京後,邢立達把資料發給德、美等國學者專家,他們一致認為,「攀枝花怪獸足跡」是「主龍類」生物所留。主龍類又名初龍類、祖龍類,在希臘文中意為「具優勢的蜥蜴」,是爬行動物的一個主要演化支,包含恐龍、翼龍,現僅存鱷魚與鳥類;由於具有演化上的重要位置,因此主龍類的化石與足跡都有很重要的科學價值。

邢立達說,攀枝花的足跡化石從整體形態來看,與手獸類足跡的後足跡非常相似,手獸足跡目前認為是主龍類中的「假鱷類」所留,例如足跡的第2至4趾很緊湊而且呈對稱分布,第3趾最長,還有一個指向後側方、細長的第5趾。

邢立達表示,手獸足跡之前在貴州中三疊統關嶺組的地層中也有記錄,但貴州的和攀枝花的足跡存在許多不同,兩者應該屬於不同的種。「攀枝花足跡數量並不多,應該是個新物種,但目前沒有將其歸入到手獸足跡未定種,是因為還需要有更多的證據。」

他分析,攀枝花手獸足跡最長約45公分,這意味著,留下這些足跡的假鱷類體長超過5公尺,這在三疊紀晚期的四川乃至其他大陸來說,毫無疑問是頂級掠食者,早期的恐龍根本不是牠的對手

闞澤忠認為,攀枝花手獸足跡的發現非常重要,這些動物記錄與當時的植物群共同構成一個更加完整的古生態系統。發現足跡的地層,古環境為河流與湖泊局部偶與海相連,這對研究攀枝花的古地理、古氣候,甚至對攀西大裂谷的成礦與找礦都有很大的意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