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元宵差在哪?專家解析作法與用途!還要注意過敏原標示

▲▼中華穀類食工所傳統食品組組長吳招親說明元宵與湯圓的差異。(圖/記者洪巧藍攝)

▲中華穀類食工所傳統食品組組長吳招親說明元宵與湯圓的差異。(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元宵節不免要吃湯圓,湯圓和元宵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食物也常是大家聊天話題之一,專家指出,湯圓和元宵的關鍵差異在於作法,元宵是使用將內餡放入至有糯米粉的竹篩中用滾的方式製作,湯圓則是用糯米粉與水混合揉製而成。而湯圓有沒有包餡料在用途上也有差異,有餡是祭祖使用,沒有餡的紅白湯圓則是祀神使用。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傳統食品組組長吳招親指出,元宵的作法是先將餡料做好,沾水後放進裝有糯米粉的竹篩中,搖動竹篩使餡料滾動沾附糯米粉,反覆進行數次讓元宵逐漸成形,反覆次數約要6至10次,如果一次粿太多粉,元宵會容易裂開。至於湯圓是糯米粉與水混合揉製,通常會用糯米磨漿後壓乾去製作,如果是沒有餡料的小湯圓,則會部分染上紅色,做成紅白二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湯圓與元宵製作上有差異,從表皮可以看出。(圖/記者洪巧藍攝)

▲湯圓與元宵製作上有差異,從表皮可以看出。(圖/記者洪巧藍攝)

現在包餡湯圓的口味眾多,除了傳統的芝麻,還有花生、紅豆甚至抹茶、奶茶等口味,包裝食品過敏原標示,成為消費者選購的重要關鍵之一。食藥署長吳秀梅特別提醒民眾不要小看過敏,嚴重時可能會危害生命的安全。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提醒,有過敏體質的消費者,產品中若含有常見過敏原,如甲殼類、芒果、花生、牛奶/羊奶、蛋、堅果類、芝麻、含麩質之穀物、大豆、魚類等10項及其製品,以及使用亞硫酸鹽類等終產品其二氧化硫殘留量每公斤10毫克以上者,應留意外包裝標示的「本產品含有○○」、「本產品含有○○,不適合對其過敏體質者食用」等相關警語,以避免不小心購買及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而引發致敏反應。

食藥署強調,在製作湯圓或元宵時,如果因加工所需而添加著色劑,應選用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准用品項,或符合「天然食用色素衛生標準」的天然食用色素,並以提供著色需求的必要使用量為原則。

▲▼中華穀類食工所傳統食品組組長吳招親示範製作元宵。(圖/記者洪巧藍攝)

▲中華穀類食工所傳統食品組組長吳招親示範製作元宵。(圖/記者洪巧藍攝)

吳招親也提醒,民眾選購湯圓產品,建議要找信譽良好店家,且購買密封、包裝完整的產品,注意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或者外觀破損、內容物外露或者散發異味的產品;也要注意選擇標示清楚的產品,包含內容物名稱、有效日期、製造廠商、負責廠商聯絡方式、產地、營養標示等,最後則是要查看過敏原資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