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數字帶風向了嗎? 識破假新聞操縱手法

▲彩虹數字學。(圖/pexels)

▲「數字」在生活中無所不在,還會影響人們做的每個決定。(圖/pexels)

記者洪菱鞠/綜合報導

餐廳的評分、發文的按讚數、今天走了多少路…,「數字」以不同形式圍繞在我們的生活中,當凡事變得可量化的情形下,數字不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會影響人的判斷和決定,但一個不慎,小心被數字帶風向,尤其數字是假新聞裡很好用的一招,《你有數字病嗎?》一書就特別介紹兩種用法。

《你有數字病嗎?》(圖/時報出版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麥可.達倫、海里格.托爾布約恩森

摘自:時報出版《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精選書摘

以前的人管這種東西叫作政治宣傳,今天的我們叫它「假新聞」。數字原本就是最經典的政治宣傳手法(Google關鍵字propaganda,你會發現教人如何辨識政治宣傳,以及如何自行製造政治宣傳,「數字」都在方法裡名列前茅),如今,數字也是假新聞裡很好用的一招,以下讓我們來介紹兩種用法。

首先,就算我們不相信數字的真實性,也不會改變我們受到數字的影響。以瑞典人口三十萬初的城市馬爾默(Malmö)的槍擊案為例,你覺得下面哪一個數字最為合理:

每年有六百人被槍打死?

每年有十個人被槍打死?

如果我們堅稱正確的數字是每年六百人,那你大概會覺得這個數字太高了—那裡才沒有一天快兩個人被槍打死呢。但如果在讓你在「六百人跟十個人之間二選一」,之後我們請你猜猜看實際的人數是多少,你的猜測多半會高於零人或十人,大多數人會猜一個六百人跟十人之間的數字,而且不會是五十五或七十八。這是因為前面出場的數字會創造出一種框定效果,這點無關乎那些數字的對錯。

我們敢這麼說,是因為我們測試過了。

在馬爾默的致命槍擊問題被大肆報導的高峰(當時正好遇到瑞典國會與地方選舉的前夕),我們隨機找來一千多名瑞典人並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對「馬爾默每年有六百人被槍殺」的聲明做出反應,另外一組則需要對「馬爾默每年有十人被槍殺」之說做出反應。第一組人看到六百人的數字後心想這也太高了吧,肯定是假的;但要他們直接猜測實際的年均被槍擊人數時,他們給出的答案幾乎是第二組的兩倍高(第二組人看了十個人的說法,覺得這應該有可信度)。第一組人在看到六百人被槍擊的數字後,會覺得住在馬爾默應該得戰戰兢兢。雖然他們也認為這個數字太扯,但他們對真相的判斷還是免不了受到影響。

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是「定錨效應」:在確立對某件事物的理解之時,我們需要一個支點去錨定我們的理解。由於數字可以三兩下就鑽進我們的大腦神經元,所以我們根本來不及把它拒於門外,它就已經扎根在那兒,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即便我們明知道它並非正解。

比方說,如果你被問到未來十年發生核戰的機率是大於還是小於九成,你多半會回答小於;而如果你被問到這個機率是大於或小於百分之一,你多半會回答大於。但如果你被問起認為這個機率應該是多少,這時你就會受到開頭問題的影響—回答第一個問題的你會猜比較大的數字(因為九成這個數值已經被植入你的腦中),而回答核戰機率大於百分之一的你則會猜一個比較小的數字。

進行這場實驗的學者之後重做了實驗,並且在第二次實驗中請受試者想清楚核戰需要什麼條件才會爆發,或是直接告訴受試者那九成跟百分之一的數字是他們瞎編的。結果呢?完全沒有改變。一次又一次,那些被植入九成想法的人都猜了一個在百分之二十五上下的數字(!);至於被植入百分之一想法的人則猜了一個低許多的數字,大概是百分之十。

更怪的狀況發生在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從不正確的數字中被解放出來,對自己的預估值感到比較有把握的時候。當巴西聖保羅經濟學院的學生被要求預估大型上市公司的市值時,毫不意外地,他們的推測也因為有無先被問到該市值高或低於某個(明顯過高或過低)的特定數值而有所不同。同時,他們也表現出對自身的推測值有很高的自信(結果幾乎錯得離譜),這種自信是在那些沒有先看過其他數字就直接進行推測(而且還猜得比較對)的人身上所看不見的。他們甚至自信到想拿錢去賭。

所以數字耍了我們兩回:不管我們相信與否,它都先影響了我們一回,然後又在我們不相信它的時候,讓我們更確信(其實已經受到影響的)自己的看法就是真相。

★本文經時報出版授權,節錄自《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一書。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