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兩會/台灣問題成中美角力「紅線」 如何突破成焦點

▲▼拜習會,美國總統拜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2年11月會面。(圖/路透)

記者蔡儀潔/北京報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遲訪華行程、外交部長吳釗燮率團訪美...隨著大陸全國兩會即將登場,兩岸關係在中美角力下會走向何方引發關注。對此,大陸學者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表示,台灣問題若要有所突破,重點是承認「九二共識」。台灣學者則認為,要設置「護欄」達成共識。

在中共二十大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涉台部分提出「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等主張。在中國大陸眼中,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然而,近期中美因「氣球」風波再有劍拔弩張的架勢,與此同時,吳釗燮與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日前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成為繼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首度有台灣的外交部長踏進華盛頓地區。在此氛圍下,3月4日、5日召開的大陸全國兩會,大國競爭下的「台灣問題」必將成為關注焦點。

▲▼ 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圖/記者蔡儀潔攝)

▲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圖/記者蔡儀潔攝)

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指出,美中之間的競爭具有「結構性」,習近平定下的「主權、安全、發展」可謂是對美國量身定造,兩強之間的競爭難以妥協,然而近期台海緊張和緩,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總統拜登相較於前任川普,更傾向於現實主義。

趙建民舉例稱,去年8月大陸在台海進行的軍事演習,相信對美國造成很大的震撼,認為若台海爆發戰事難以善後,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台海保持和平,一方面向大陸做出某種程度的承諾,另一方面要求蔡政府做努力,例如總統蔡英文在元旦談話上強調「新的一年兩岸共同課題之一是雙方人民在疫情後能恢復『健康有序』之交流」。

趙建民強調,現階段台灣要去思考的,是在美中結構性的對抗加上兩岸暫時和緩之間,能不能持續的問題。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圖/包承柯提供)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圖/受訪者提供)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認為,兩岸關係如今處於「非常複雜」的局面,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其中在外部干涉方面,中美關係亦處在「非常微妙」的狀態當中;儘管中方用多種方式表達善意和正確認知,但美國的固執使其對華存在偏見,「這是很可悲的」,因此中美關係還在走下坡路。

在此背景下,台海問題是否能跳脫中美角力有所進展?包承柯指出,承認「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交流的關鍵基礎,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口頭說要改善兩岸關係,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這令雙方很難有實質性發展。

趙建民則認為,拜登在「拜習會」上提出「五不四無意」,強調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可見美中努力建「護欄」,「有『護欄』不代表關係好到像朋友,但至少不會翻車,可是兩岸之間並有『護欄』的存在。」

趙建民表示,兩岸關係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蔡政府非常需要去建立台海之間的「護欄」,至少在「一中問題」上達成共識,這問題不解決,兩岸關係不可能朝向和平。

▲▼國台辦,朱鳳蓮。(圖/記者蔡儀潔攝)

▲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圖/記者蔡儀潔攝)

實際上,關於「九二共識」的定義近期再度引發爭議,結束訪陸行程的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表示,當提到「九二共識」時,他腦海中就是「一中各表」;陸委會則指出,大陸對「九二共識」的定義是「同屬一中、謀求統一、接受一國兩制」。

對此,國台辦日前回應稱,「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是有明顯區別的兩個概念,民進黨混淆視聽,企圖誤導廣大台灣同胞。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共二十大落幕後,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文軒曾指出,北京未來對台灣會有新的思考,「一國兩制」在台灣一直是「票房毒藥」,且是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的「遺產」,未來可能會由王滬寧提出新的總體論述,讓其變得更具有吸引力,最快在2023年3月的大陸全國兩會就會提出新的涉台戰略。

另外,烏俄戰爭自2022年2月24日開打至今已滿週年,造成兩國數十萬士兵和人民死亡。美國總統拜登日前閃電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宣佈將增援烏國5億美元。中國大陸2月24日則公佈了烏克蘭和平方案,透露願意充當烏俄「和事佬」的意願。

包承柯指出,歐洲局勢對亞太關係勢必產生間接影響,「我想這世界變得會變得更加危險」,每個國家的力量都有限,但是在火堆里加柴火還是澆水,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