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台灣米像喝咖啡很有氣質! 她要陳吉仲檢討8500萬推廣

▲▼白飯,米,米飯。(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楊瓊瓔認為,台灣米要像早期推廣咖啡一樣,讓大家後來都覺得很有氣質。(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農糧署2019年花8500萬推廣台灣米,但攤開每年每人糧食供給量數據看,根本沒成效,還逐年下降,最新數字顯示2020年已到44.1公斤。農委會陳吉仲日前則說,若沒推廣會掉更快,立委楊瓊瓔認為要好好檢討,將台灣米變成像喝咖啡一樣有氣質。

根據農糧署統計資料顯示,1981年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有90公斤,逐年下滑,1999年變成54.9公斤、2000年52.7公斤,接著2010年46.2公斤、2012年45.6公斤,2016年更下降到44.5公斤,以2019年一整年為例,農糧署砸在米食推廣的經費估計8500萬以上,活動超過311場,包括炒飯和精饌米獎等比賽,還有米食教育等多項,也和連鎖通路合作推出多元化食品,但2020年卻是下降到44.1公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7日)審查曾銘宗委員等20人擬具「農民退休儲金條例第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案。楊瓊瓔提到此事認為,台灣米是世界好,農民也辛苦,看到數字每年每人吃的米卻是創新低僅44.1公斤,是有什麼原因?這問題要好好討論,到底是怕吃米胖?還是飲食習慣改變等其他樣態?當然推廣是一定要,但方式無效就要調整。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立委楊瓊瓔。(圖/記者許展溢攝)

▲陳吉仲同意楊瓊瓔想法,並表示會檢討。(圖/翻攝國會頻道)

陳吉仲坦言,應再全力推米食運動,但不管國內外,以外銷為例1年超過20萬公噸以上,而確實創新低的最大因素是「飲食習慣」改變,尤其速食風氣加快,導致去吃其他類別大幅度成長,所以要米食最後也可以符合潮流,只是「飲食習慣已經是改變不了」。

楊瓊瓔接著說,所以宣導方式要讓大家覺得吃了台灣米是很有氣質的,像早期推銷咖啡,「路上只要拿一杯咖啡就很有氣質,每個人都要去買一杯,還說對心臟好、對什麼好等」,農糧署花了錢沒結果要檢討樣態,喚醒人民觀念,要讓人感覺台灣米是世界好,不然農民辛苦。

陳吉仲認同回應「同意」,米食推廣促銷活動確實要達到「那個點」,最後強調會檢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