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南洋戰事…替台灣敲開世界之窗!張清吉「書卷一生」謝幕

▲▼志文出版社,張清吉,新潮文庫,西方名著,西洋文學,翻譯文學,閱讀。(圖/記者李毓康攝)

▲新潮文庫引介、翻譯西方文學著作,是當時知識分子汲取西方思潮的重要渠道。(圖/記者李毓康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為台灣打開面向世界的那一扇窗!」文化部4日發布新聞稿,志文出版社的創辦人張清吉日前辭世,享壽91歲,部長鄭麗君也深表哀悼。在上一代的台灣知識分子中,無人不識得「志文出版社」、及旗下的「新潮文庫」,當時張清吉與台大醫學院學生林衡哲合作,創立出版社,又以「新潮文庫」引進國外經典文學,為當代的知識分子灌溉了西方思潮與養分,對台灣文化影響相當深遠。

張清吉1927年(民國16年)在苗栗竹南出生,是家中的長子,在那樣資源貧乏的年代,幼時的張清吉生活也過得相當辛苦,一家人全仰賴父親半農半漁維生。張清吉曾說,小時候接受日據時代小學教育,當時自己非常討厭上學,因為到學校的路途相當遙遠,老是在上課鐘敲響後才趕到教室,也因為遲到所以常常被老師處罰,有一段時間相當排斥去上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這樣的情況,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出現了重大轉機,那一年張清吉換了新的班導、一名姓「上蒼」的日本老師,當時老師經常向他介紹課外讀物,也因此張清吉開始廣泛接觸文學作品,包括月刊《幼年俱樂部》、《少年俱樂部》、《文藝春秋》、日文雜誌《講談社》等,還有眾多戰爭故事時代劇、日文改編的西方文學,開啟了張清吉閱讀的興趣。

在求學生涯結束後,當時正處於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膨脹,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身處在戰爭漩渦的張清吉當然也沒能躲過,畢業後就被拉到岡山機場當學徒兵,負責飛機修補業務;隨著戰爭逐漸白熱化,日本帝國對於人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一波波從台灣挑選「拉伕」送往南洋戰場填補人力空缺,眼看著就快輪到張清吉時,幸運卻悄悄降臨了,在出發前往南洋的前夕,大時代的齒輪嘎然而止,日本帝國宣布戰敗,逃過一劫張清吉也因此順利退伍,回歸正常生活。

而愛書、惜書的張清吉,也不是在一開始就投入出版工作。台灣光復後,張清吉為了謀生,曾出海當過漁夫,也曾在台北街頭以苦力踩著三輪車,日子過得相當艱難,但在踩三輪車的這段時間裡,張清吉只要一有空閒就會拿起小說閱讀,送書報的小販見他如此愛書,還曾試探性地問他「何不就自己開一家書店呢?」就是這樣短短的一句話,開啟了張清吉不一樣的人生。

1963年,36歲的張清吉在臨沂街開立了「長榮書店」,接收日本人遺留的舊書,進行出租、買賣生意,全盛時期還曾在和平東路、羅斯福路、中華路同時開立3家分店,就連當時就讀台大歷史系的李敖,也經常到書店偷偷向張清吉購買禁書。

▼張清吉創辦的志文出版社。(圖/翻攝自Google Map)

▲▼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圖/翻攝自Google Map)

在創立長榮書店後,張清吉時常與學生打交道,「想要出一些真正好書」的念頭逐漸在他心中萌芽,最後決定與台大醫學院學生林衡哲合作,長榮書店搖身一變改成了「志文出版社」,還以「新潮文庫」引進許多西方文學作品;但最一開始,張清吉僅出版一些趣味性叢書,如《哈囉學英語》等,林衡哲見狀後多次建言,「要有一流的文化,才會有一流的國家,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作為一個出版家,你印這種消遣性的書籍,無益社會人心。」新潮文庫也因此導向了另一個方向,由背後主要推手林衡哲翻譯《羅素回憶集》、《羅素傳》等書,成了新潮文庫的第一、二本新作,得到相當廣大的回響。

隨後在張清吉與林衡哲的規劃下,「新潮文庫」逐漸蓬勃發展,一共出版近500種圖書,範圍涵蓋了哲學、文學、心理學、禪學、音樂、電影、美術、歷史等,引發各領域思潮,帶給當代知識分子相當大的啟蒙,是當時台灣民眾吸收西方思潮的重要渠道;也因此,鄭麗君在悼念張清吉時,才會說「志文出版社不只啟蒙了一整代台灣人的知識心靈,同時也為台灣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

如今張清吉充滿書卷氣息的一生落幕,家屬相當低調,文化部除了發表聲明哀悼、追思外,同時也向這位「台灣的知識巨人」致敬,後續將盡全力協助家屬治喪事宜。

►►►《新潮文庫》創辦人張清吉辭世 享壽91歲!鄭麗君致哀

▼「新潮文庫」一共出版了近500種圖書。(圖/記者李毓康攝)

▲▼志文出版社,張清吉,新潮文庫,西方名著,西洋文學,翻譯文學,閱讀。(圖/記者李毓康攝)

▲▼志文出版社,張清吉,新潮文庫,西方名著,西洋文學,翻譯文學,閱讀。(圖/記者李毓康攝)

▲▼志文出版社,張清吉,新潮文庫,西方名著,西洋文學,翻譯文學,閱讀。(圖/記者李毓康攝)

▲▼志文出版社,張清吉,新潮文庫,西方名著,西洋文學,翻譯文學,閱讀。(圖/記者李毓康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