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基因如何保存? 網友用生物學這樣解釋

▲同性戀理論上無法傳承基因,但為什麼不會自動消失呢?(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基因是造成不同性向的原因之一,但理論上同性戀者的基因無法傳承,那為什麼同性戀的基因卻不會自動消失呢?有網友在PTT《有沒有演化論對同性戀的看法》的討論串中,回應了這個問題。(文章已獲本人授權引用)

網友表示,同性戀者若只進行同性性行為的話,這個「個體」的基因的確不會傳下去,但這個「個體」的兄弟姊妹,可以把相近的基因組傳下去,同性戀者「理論上」雖不會有直系的後代,但通過幫助其他手足養育下一代,也能傳遞和自己相近的基因組下去。極端而言,「個體不過是基因的載具」,基因的流傳才是種族的延續,這也就是為什麼人會犠牲自我幫助有血緣,甚至無血緣的其他人,基因相近性可以達成部分解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友進一步指出,同性戀者在社會壓力下,仍會進行異性間的生殖行為,尤其是在婚配自由度較低的古代更是如此,但現代社會因為強調自由和個人,比較會尊重個人婚配選擇。

其他網友也表示,同性戀除了天生的基因也有可能受到後天社會化的影響,或是部分決定性向的基因是在X染色體上,所以比較容易傳承下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