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中都:一座被考古找回的元代都城

▲元中都:一座被考古找回的元代都城。(圖/新華社提供)

本報訊

700多年前,在距離北京200多公里處的河北壩上草原地區,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元武宗海山在這裡建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都城——元中都。

如今,這座被考古找回的都城正在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吸引更多的人去接近它,傾聽它,試圖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依仗強悍的蒙古鐵騎,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元朝先後建立過四座都城:成吉思汗時代的哈剌和林(今烏蘭巴托附近),忽必烈建立的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境內)和元大都(今北京),以及武宗建立的元中都。

元中都位於河北省張北縣城西北15公里的饅頭營鄉,被認為是迄今保存最完好、時代比較單一、後期破壞最少的元代都城遺址。

記者近日來到元中都遺址,走進正在打造的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據張北縣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元中都遺址過去樹木、雜草叢生,中心大殿都是土堆,很少有可觀看的東西。如今,記者沿著中軸線道路自南向北走,依次通過外城、皇城和宮城,體味這座元代都城的滄桑與輝煌。

外城內,中軸線道路通過環境整治已鋪成砂石路,配備了展板、移動廁所、遊客服務中心;皇城內,地板石、將軍石、灰磚等按照地下的原物位置和大小在地面上複製;宮城內,地下的小廣場也被“搬到”地上,目前還僅是一些灰磚堆砌;宮殿遺址上,可見一些白色礎柱和青色地面磚,還有一處玻璃窗口,將在視窗下面展示曾在這出土的用於辟邪用的六六幻方。

據史料記載,1307年,剛即位10天的元武宗海山宣佈興建中都,由於勞民傷財,民怨沸天、朝諫不斷。1311年,實際在位不足4年的武宗辭世,年僅31歲。武宗的弟弟仁宗即位,敕令停建,中都至此冷落。

1358年,不堪重負的農民揭竿而起,元中都宮室被紅巾軍燒毀,只留下城牆遺跡。僅存50年,元中都就從中國的版圖上消失了,成為廢墟。給後人留下的,既沒有可查詢的第一手文字資料,更沒有可供後人鑒定的實物資料。

從20世紀初,在中國歷史學界,就有人開始發出「元中都在哪裡」的疑問。

元中都遺址地面雖有城牆殘留,但已有許多年沒有人能說清殘牆來歷了。因為殘牆被風沙打磨發了白,這裡一直被稱為「白城子」。史料上雖有元中都的記載,但長期無人知道它的具體位置。清乾隆年間修編的《口北三廳志》,將「白城子」誤認為牲畜交易場所。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河北省考古工作者發現白城子村出土的文物以元代為主,而且部分建築殘片為漢白玉螭首,由此推測這裡曾經有過元代皇家建築。1997年,考古專家進行了實地勘察和論證,認定白城子為元中都遺址。

隨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單位組織考古隊對元中都遺址進行了勘探發掘,出土了大量宮殿建築構件,初步探明了角樓遺址、南門遺址和中心大殿遺址,這一發掘成果列入「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元中都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保護和展示元中都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元中都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並於2013年正式開工建設。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規劃建設用地13485畝,總投資3.6億元人民幣。

張北縣文物局工作人員說,打造考古遺址公園絕對不是大規模複建,只是把一些地面下有的遺址複製到地面上,不會建造大殿等建築。這一專案是一個17年的長期工程,不會一蹴而就,在於一點一滴。

「一座中都城,半部元朝史。」元朝持續時間不足100年,元中都見證了一半。如今,元中都的建制、停廢等一系列問題,仍需要進一步的考古探究。(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