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取能源兼改善形象 南華早報:中國用鐵路構築影響力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問印度及斯里蘭卡,有望促進中國鐵路相關技術的出口。有香港媒體指出,鐵路合作協定的簽署,已成為習出訪的一大特徵;觀察人士說,北京為這些項目提供資金或技術支持,以換取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供應,改善中國海外形象

習近平11日啟程訪問塔吉克,開啟為期9天的中亞、南亞四國之行。按照行程,他在塔吉克待2天,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14次會議,之後再前往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印度。這是習近平任內首次訪問南亞。

根據印度媒體報導,中印領導人有可能簽署鐵路合作備忘錄。而中國駐孟買總領事劉友法之前透露,中資企業希望參與印度的高鐵項目建設

香港《南華早報》9日刊文指出,鐵路合作協議的簽署成為習近平海外訪問中的主要特點,習近平今年7月訪問拉美(拉丁美洲),中國建議與秘魯、巴西組建一個工作小組,興建鐵路連接秘魯太平洋海岸以及巴西大西洋海岸

觀察人士指出,中國為這些項目提供資金或技術支持,以獲得能源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供應,同時又改善中國海外形象。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10月訪問泰國,簽署了以農產品交換高鐵項目合作備忘錄,這個合作方式被形容為「大米換高鐵」。上圖為京滬高鐵。(示意圖/翻拍新華網)

其實中國也與泰國、緬甸及肯亞簽署了相似協議。文章引述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趙健教授表示,中國希望出口鐵路技術,例如軌道面寬技術。「中國還希望顯示出,通過基建項目創造就業,從而改善當地人生活。

趙健認為,這種做法成本很高,中國最終可能不會獲得任何經濟上的回報「這些國家的政府可能承擔不起這樣重大的項目。」

不過,中國經濟上的損失可以被抵消。秘魯至巴西的鐵路將成為巴拿馬運河的替代選項。過去5年,巴拿馬運河的運輸成本增長了兩倍。

中國工程院院士兼鐵路專家王夢恕表示,中國往往利用鐵路建設換取能源及自然資源。他指出,中國迫切希望提高該國的石油儲備。

然而,許多此類龐大的項目很難完工。上個月,泰國軍人臨時政府批准230億美元的中泰高鐵項目,計劃2021年完工。中泰間高鐵是汎亞鐵路的一部分,起點與終點分別是中國昆明和新加坡。

不過,緬甸鐵路部長指出,因為擔憂環境及社會問題,緬甸民眾強烈反對,計劃興建的連接緬甸若開邦及昆明的鐵路(長1215公里)項目取消。

另外,哥倫比亞2011年考慮與中國修建一條連結哥倫比亞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的鐵路,但該項目至今仍沒有任何進展。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常駐學者陳懋修說,中國需要加強與他國合作,以確保這些項目順利實施,但中國領導層不希望被視為干涉合作夥伴的國內事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