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唐菖蒲伯克氏菌

唐菖蒲伯克氏菌

米酵菌酸「致命3條件缺1」!王必勝:2周內會有答案

寶林茶室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累計31人受害,有14名通報案例檢出米酵菌酸,衛福部已定調事件是米酵菌酸引起。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認為,前批用完的粿條有問題。他說,米酵菌酸致命條件包括唐菖蒲伯克氏菌、介質以及中性環境,而目前後2者都符合,靜待2周「看能否能培養出唐菖蒲伯克氏菌」,若有,就更能證明了。

致命「米酵菌酸」譯名被誤會與米有關!學者建議改名為椰黍菌酸

「寶林茶室」中毒事件引發全民關注,米酵菌酸更被指為元兇。不過,農業部農糧署指出,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也表示,寶林茶室使用的粿條本身並非純米製,有添加玉米澱粉,故應改名為「椰黍菌酸」比較精確,也可避免民眾誤解,而影響台灣相關產業。

米酵菌酸未污染農業生態!農業部長:民眾可安心選用國產食材

「寶林茶室」事件引發民眾對粿仔條食安疑慮,更有多縣市宣布停用粿仔條,甚至有毒物專家提到,台灣農業生態系可能被米酵菌酸污染。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今(30日)指出,根據農試所專家了解,台灣農業生態中並沒有被污染風險,台灣土地生產的國產食材是安全的,農業部昨已對外澄清,並呼籲消費者可以安心選用國產食材,包括米等國產原型食材都沒問題。

陳志金/寶林元凶應是米酵菌酸 為何吃河粉這麼久現在才聽說?

新聞報導「66歲男子,3月19日用餐後身體不適,前往醫院治療,但葉克膜、三線升壓劑、血液透析都已裝上,血液卻開始變很酸,即使進行血液透析,鉀離子濃度仍持續攀升,3月27日11時35分宣告不治」。以下就細菌、毒素、其他毒素、人為下毒四個面向分別說明。

台灣沒案例!米酵菌酸繁殖「需2條件」他點關鍵:可能是別的毒素

位於信義區A13的「寶林茶室」爆發疑似食品中毒案,衛福部召開專家會議,初步認定「米酵菌酸」可能性大。但有網友認為,是米酵菌酸的機率很低,因為產生此菌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很稀少,且米酵菌酸要大量繁殖,必須在三十幾度含水含油的環境,最常見是在發酵過程中成長,但製作粿條不需要發酵。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