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中美分歧誤判 美亞太助卿會馬朝旭「為布林肯訪中鋪路」

▲▼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14日飛抵北京,展開為期三天的訪中之行、中國副外交部長馬朝旭會見康達一行。(圖/翻攝 中國外交部官網)

▲中國副外交部長馬朝旭會見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右二)一行。(圖/翻攝 中國外交部官網)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國務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14日至16日訪華,今進入最後一天,並且會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以及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外界普遍分析,康達此行有助於中美高層管理分歧與減少誤判,主要為美國務卿布林肯近期訪華,協調鋪路。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今接受美國自由亞洲電台的訪問指出,康達訪問中被視為美國以「胡蘿蔔加大棒」策略的繼續推動,「蘿蔔」就是透過不斷的國安護欄式的溝通,希望降低雙方誤判可能性。

黃奎博認為,美國與中國在印太安全問題上一面競爭一面合作,都不希望走到對抗。美國相對強勢,中國也不敢把美國拒於門外,美國對中國也是如此。雙方都有部分優勢、部分實力是對方沒有辦法忽視的,彼此類似相互依存的狀況。

黃奎博分析,康達可能針對目前印太安全架構變化,與中國先溝通,同時也為布林肯近期訪華一事進行協調。

據美國之音電台今報導稱,康達此次出訪與中國官員會見,「這是兩國試圖把動蕩的雙邊關係穩定下來的最新努力。」

另外,康達去年6月訪中未會見大陸國台辦官員,美國務院這次聲明特別指出,康達與大陸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進行會晤,雙方就兩岸關係進行討論。康達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重申美國以《台灣關係法》(TRA)、中美三個聯合公報(Three Joint Communiqués),以及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為指導的「一中原則」沒有改變。

▲▼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14日飛抵北京,展開為期三天的訪中之行、中國副外交部長馬朝旭會見康達一行。(圖/翻攝 中國外交部官網)

▲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14日飛抵北京,展開為期三天的訪中之行。(圖/翻攝 中國外交部官網)

中國外交部昨發出新聞稿表示,馬朝旭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同美方舉行會談。

新聞稿指出,雙方按照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和近期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就推進中美各領域對話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坦承溝通,就中東、烏克蘭、朝鮮半島核等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交換意見,一致同意繼續落實好「舊金山願景」,保持各層級交往,進一步穩定和發展中美關係。

新聞稿表示,中方就美近期針對中國推進「印太戰略」,在中國周邊採取一系列涉華錯誤言行,特別是拼湊美日菲小圈子和攪亂南海形勢表明嚴正立場,要求美方不得搞陣營對抗、破壞亞太地區和平穩定。

新聞稿強調,中方闡明瞭在台灣、經貿科技、人文交流等問題上的立場,要求美方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阻礙中國發展,停止對中國企業無理制裁,停止對華經貿科技打壓。

美國國務院也發聲明強調,「此次訪問是建立在與中國高層外交接觸的基礎之上,以管理分歧以及合作領域,同時減少誤判風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