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得不到愛」更難進入關係!心理師:不斷確認就永遠不安全

戀愛,愛情,男女朋友,交往,表白(圖/記者林世文攝)

▲帶有「我得不到想要的愛」恐懼的人,更難投入一段關係。(圖/記者林世文攝)

文/周慕姿
摘自/寶瓶文化《親密恐懼: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帶有「我得不到想要的愛」恐懼的人,在戀情、人際關係中會有一個特徵,就是時常會擔心自己不被喜歡/不夠被愛,或是認定自己一定不會被喜歡/不被愛。

當我們帶著這樣的恐懼,會時常感到孤單、不被愛、不被重視,也會常覺得沒有人在乎我、關心我,自己的存在似乎沒有價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如果有機會得到一份愛與關注,帶有這種親密恐懼的人,可能會不容易相信那份愛的真實與穩定性。有些人會反覆地檢視、詢問伴侶,用以確認對方愛的程度;有些人甚至會不時提出一些「考題」、「測驗」,用以隨時「確定」自己的伴侶是可以回應自己、重視自己的。

一旦對方做不到自己標準時,內心的那種:「你看吧,我就說沒有人愛我、關心我」的感受就會升起。

也就是說,帶著「得不到想要的愛」的恐懼時,我們內心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希望「對方隨時都要覺得我是重要的」,因此我要一直確認,對方的愛一直在,目光也一直放在我身上。

戴著這種隨時在檢視「對方的愛還在不在、是不是永遠都最重視我」的眼鏡來經營親密關係,必然難以顯露真實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也無法真正投入一段關係。

因為,我必須要確認這段關係符合這個標準、安全無虞,我才會投入。但在我的標準中,永遠沒有安全無虞的一天。帶著這樣的心情,不論是伴侶或是自己,對這段感情都是戰戰兢兢,對兩邊都是一種考驗與折磨。

童年的影響

帶有「我永遠得不到想要的愛」恐懼的人,童年多半經驗過「我的感受、需求被忽略,不被重視」;更嚴格地說,那就是「父母都在,但也都不在」,那是一種很深的「被剝奪感」,一種很深的匱乏感。

父母可能是一個好的物質照顧者,可以提供生活所需,也會建立很嚴格的規矩,但父母在情感上可能是冷漠的,正向情緒回應極少,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感受不到愛的交流,也感受不到父母真正的情感與自我。

孩子就像在荒漠上的旅者,找不到一滴水,感受不到一點愛。

「愛的匱乏感」與「被剝奪感」

對孩子來說,就會在與父母的互動裡,只知道父母要自己做什麼,卻不知道父母到底是不是真的愛我與在乎我,因為從父母的情緒反應中,根本判斷不出來。

但父母的行動看起來是在乎的,因為他們提供了一定的外在照顧與庇護,所以有時孩子必須要說服自己:「他們是愛我的。」

但卻不知道哪裡出了錯,內在的自己知道,有東西不對勁。那種「愛的匱乏感」、「被剝奪感」是存在的,我知道這樣對我是「不夠的」,但我從來沒有「夠過」,所以我也不知道,怎樣叫「夠」。
因此,孩子沒辦法建立內心「知道自己被愛」的標準,「我感覺有事情不對勁,但我說不出來,其他人也告訴我,是我想太多」。

於是,孩子懷抱著內心的空虛,心中就像是有個愛的黑洞般,深不見底;他們對愛感到飢渴,會想要找到可以解決的方法,因此,長大後可能會不停地投入戀愛,換一個又一個的伴侶;或是在感情中極度犧牲,但卻又害怕對方隨時會不愛自己。

於是,他們需要出著一個又一個的考題,確認身邊的伴侶「夠愛我」,但對於伴侶的表現,時常會覺得不滿意或不夠被重視。他們內心有一個極為理想的狀態,認為如果伴侶愛他們,應該要做得到這個狀態。

但這個狀態,某方面可以說是自己在過往經驗中,因為極度缺乏被愛的經驗,因此在內心為自己想像的、安慰自己的理想狀態,內心或許有個聲音跟自己說:「如果別人愛我,應該是要長這個樣子。」

如果經驗過足夠被愛的孩子,其實會在與父母的互動中,了解到父母有時候會有其困難,「只是當我需要的時候,也許不是即時,但他們都在,都會有回應」。

所以孩子不用因為父母暫時沒有回應、暫時沒辦法注意自己,而覺得山崩地裂,「天地化為零」。
但對於沒有經驗過穩定、足夠的愛的孩子,沒有機會經驗到什麼叫做「穩定、會有回應」的愛,因此沒有辦法判斷,對方的這個走掉、沒有回應,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

因為對這些孩子來說,曾經歷過,那種對重要他人極為失望的感覺,「自己一點都不重要、沒有價值」的感覺,太讓人痛苦。

必須要用很大的情緒去指責對方⋯⋯所以,帶著這樣的恐懼與傷痕的孩子,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相信,重要他人的不回應,或是離開,可能只是暫時,而其實他們會回來。所以當這些孩子長大之後,每一次,在關係中經驗到這種感受,都極為崩潰。

「我必須要用很大的情緒去指責你、去反映這種危機狀態」;或是,「我需要冷漠地自我保護,讓自己內心減少對你的依賴,甚至離開,這樣我才不會受傷。」這或許就是這些孩子們的心情。

更甚者,帶著這樣親密恐懼的人們,可能根本不想投入關係,只願意投入工作、物質依賴等這些可靠的東西,因為「雖然它讓我上癮,卻是安全的,不會讓我失望的」。

▲▼女孩,陰影,侵害,性侵,害怕,恐懼,黑暗,孤獨,孤單。(圖/視覺中國)

▲帶著這樣親密恐懼的人們,可能根本不想投入關係。(圖/視覺中國)

而我們也會發現,在這些早期重要關係所形成的「親密恐懼」,隨著每個人的性格與經驗、能力的不同,會再形成各種為了因應親密恐懼而形成的內在信念與生存策略,讓我們知道怎麼活下去。

而這些恐懼、信念與策略,就可能成為我們重複的愛情腳本,阻礙我們與他人的親密關係。

或許,我們可能不停地用防衛、用傷害自己或對方的生存策略來安撫自己的恐懼;因為,在不安與挫折的時候,我們沒有經驗到被安撫、被保護與照顧的經驗,不知道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得到安全感。

所以,我們會執著那些讓我們受傷的方式,雖然痛苦,卻是當時唯一的選擇,唯一的浮木。這真的是很辛苦的事,而為了活著,我們都很努力。

暫時無法改變時,不要責怪自己

我也想真心邀請大家,這本書,希望帶著大家慢慢發現自己的親密恐懼,了解這些恐懼如何形成了我們的內在信念與愛情腳本。

若我們覺察到這些,但暫時無法改變時,不要責怪自己,因為畢竟,為了在過往那些創傷的環境中活下來,我們都很努力,而這些方法,是努力的證明。

謝謝它,然後,送走它。讓我們的人生能夠跳開內在的恐懼、腳本與標籤,了解自己的需要,真實認識自己與他人,好好的感受關係與親密,並且做出我們更想要的選擇。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親密恐懼: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好好被愛?》,作者周慕姿,諮商心理師,曾出版《情緒勒索》狂銷超過15萬冊。《親密恐懼》爬梳人生的坎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成為關係中的另一個坎。期盼讀者們能藉由本書,開啟親密關係裡不同於以往的嶄新選擇,而不是一再重蹈覆轍、一再悔恨心傷,讓我們都能在親密關係裡擁有愛與歸屬,也能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